卷三百一十一 寿
历史来源
1、起源于春秋时期,出自姬姓。周太王子仲雍的曾孙名周章,居于吴。周武王克商以后,遂封其地,建立吴国,为周朝附庸。周章十四世孙寿梦主吴时,国势强大,称吴王,为诸侯国,与各国争抗,故春秋时吴国自寿梦始。寿梦的支庶子孙,有的以祖先名字为姓,形成寿姓。
2、为彭祖之后。据《路史》载:彭祖后有寿氏。相传上古时候有位叫彭祖的人,是有名的老寿星,活了八百多岁,他的后代有的为了纪念他,就取寿字为姓,于是形成了另一支寿姓。寿姓望族居京兆(今陕西省长安东)。
寿姓始祖:寿梦。寿是个稀有的姓。据《风俗通》一书的考证,是吴王寿梦的后代。吴王寿梦是春秋末期一度称霸诸侯的吴国杰出之祖,是周朝初年吴国之主周章的十四世孙。寿氏后人尊寿梦为寿姓的始祖。
家族名人
寿良:汉代兖州太守。字文淑,成都人。不仅专研《春秋三传》,贯通五经,面且能够澡身浴德,在宦途上也春风得意,曾官室梁州剌史,历官有治著称。
寿宁:元代高僧,字无为,上海人。居静安寺,寺有名迹八处,因作《静安八咏》。并汇诸家之作,编为《静安八咏诗集》。
寿光侯:汉代方士。相传寿光侯能刻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章帝曾召试其术。
迁徙分布
(缺)寿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寿姓出自姬姓。春秋时候的吴国,起先很弱校后来,一个叫寿梦的人做了国君以后,治理国家有方,加强了吴国和中原的交流,并且兼并了周围的几个小国,使吴国渐渐强大起来。而寿梦自己也自称吴王。此后,吴国的公族中有的以寿作为姓氏,称为寿氏,是今天寿姓的起源。关于寿姓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上古时候有位叫彭祖的人,是有名的老寿星,活了八百多岁,他的后代有的为了纪念他,就取寿字为姓,于是形成了另一支寿姓。要了解寿氏家族的这段光荣渊源,先得从周文王的祖父古公禀说起。古公禀父见周文王姬昌呱呱落地时,天有瑞兆,便认为周文王必是兴周之人,对他寄予厚望。他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为了使父亲的希望能够达成,把家族的基业顺利传给周文王,兄弟二人就双双纹身断发,跑到南方的所谓荆蛮之地躲了起来,打算默默地度过一生。没想到他们的崇高人格,竟深深感动了当地居民,有1000多户人家自动地追随他们,在南方开创了另外一番了不起的基业。长久以来,泰伯被奉为南方吴氏的开姓始祖。而寿氏的先祖周章,便是仲雍的后裔。望族居京兆郡(今陕西西安东)。
- 推荐作品:
- 集
- 尚书
- 仪礼
- 论语
- 白虎通义
- 晋书
- 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列女传
- 载记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帝范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练兵实纪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黄帝内经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书目答问
- 梦溪笔谈
- 陶庵梦忆
- 困学纪闻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喻世明言
- 唐传奇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老子
- 列子
- 文子
- 别集
- 训蒙骈句
- 桃花扇
- 历史故事
- 先秦
- 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