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九 安
历史来源
「安」源出 ;
安氏出自西域少数民族,略有三支﹕
一﹕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汉灵帝时安息国(伊朗东北部)太子安清,潜心佛学,来到当时的京都洛阳定居(见本网的「安世高」段,其后有安氏。南北朝时又有安息世子来到中国定居,亦为安氏。
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安迟」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安」氏。
三﹕为「昭武九姓」之一。(见「何」姓),安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一度归唐朝管辖,唐高帝永徽年间归附中原,后为安氏。
又,唐朝胡人安禄山本姓康氏,冒姓安氏。
家族名人
安期生
秦琅琊人(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生卒年不详。受学于河上丈人,于海滨卖药,始皇东游,相谈三昼夜,赐予金帛,皆置之而去,留书以别,谓后千年求我于蓬莱山,始皇遣使入海寻之,遇风浪而还。汉武帝时,李少君言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其大如瓜。
安世高
安禄山(?~757)
唐营州柳城人(今河北省旧永平府境)。胡人,本姓康,初名阿荦山,又作轧荦山。忮忍多智,善臆测人情,通六蕃语。天宝末,以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举兵反,陷洛阳,入长安,称燕帝,寻为其子庆绪所杀。
地望分布
宁夏凉州郡,甘肃武威郡,湖北武陵郡。
- 推荐作品:
- 经
- 左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白虎通义
- 宋史
- 新唐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陈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儒家
- 荀子
- 弟子规
- 素书
- 乾坤大略
- 投笔肤谈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黄帝内经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天玉经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谱录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尚书正义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孽海花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了凡四训
- 知言
- 庄子
- 阴符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词源
- 牡丹亭
- 长生殿
- 先秦
- 南北朝
- 隋代
- 五代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