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知战
凡兴兵伐敌,所战之地,必预知之。师至之日,能使敌人如期而来,与战则胜。知战地,知战日,则所备者专,所守者固。法曰:“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凡是要出兵攻打敌人,一定要预先探明战地;部队到达地点后,还能牵制敌军如期到来,这样与敌人交战就能够获胜。这是因为事先知道了作战地点和时间,就能集中力量等待敌人,才能进行坚固的防御。诚如兵法所说:“能够预知交战的地点,预知交战的时间,那么,即使相距千里也可以同敌人交战。”
战国,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用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孙膑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涓追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精锐亲兵倍道兼行逐之。孙膑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木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举火即万弩俱发。”涓果夜至,立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刎。
战国时期,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急忙向齐国求援。齐国派遣田忌为将率军援救韩国,直趋魏都大梁城。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撤军回国。齐国军师孙膑对田忌说:“他们魏国的军队,向来自恃强悍勇猛而轻视齐军,我们齐军被他们称为胆怯懦弱。善于用兵的将军就应利用这一形势而采取作战策略。兵法上说:‘以急行军奔赶一百里去同敌人争利的,其前军主将就有遭到损折的危险;以急行军奔赶五十里去同敌人争利的,部队也只有半数赶到作战地点。’因此,应使齐军进入魏境后首先垒筑十万个锅灶,第二天垒筑五万个锅灶,第三天垒筑三万个锅灶。”田忌采纳了孙膑这个建议。庞涓率军回国后,追赶齐军走了三天,非常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懦怯,进入我境才三天,它的士兵就已逃亡过半了。”于是,他就丢下步兵,率领精锐骑兵昼夜兼程地追赶齐军。孙膑计算庞涓的行程情况,料定他天黑时候应当进到马陵。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多为险崖峭壁,可以埋伏部队,齐军刮去一棵大树的表皮,在其露白之处写道:“庞涓死此树下”字样。于是,田忌命令齐军万名射箭能手,埋伏于道路两旁砍倒的树木之下,约定说:“夜里看见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射。”庞涓于天黑时候追到马陵,站在那棵树下,发现树干露白之处写有字迹,便让人点燃火把照亮写字处,然而在他还没有读完这些字的时候,齐军万箭骤然齐发,魏军顿时乱作一团,彼此失去联系。此时的庞涓知道自己已经智力穷尽,败局已定,就自杀身亡了。
- 推荐作品:
- 史
- 周礼
- 易经
- 其他经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三国志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周书
- 金史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别史
- 平宋录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江南野史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孔子家语
- 帝范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本草纲目
- 奇经八脉考
- 肘后备急方
- 神相全编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书目答问
- 智囊全集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宣室志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幽明录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花月痕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龙城录
- 小五义
- 林公案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五灯会元
- 知言
- 云笈七签
- 文子
- 亢仓子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词源
- 长生殿
- 先秦
- 隋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