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离战
凡与敌战,可密候邻国君臣交接有隙,乃遣谍者以间之。彼若猜贰,我以精兵乘之,必得所欲。法曰:“亲而离之。”
凡是对敌作战,应当密切注视和利用敌国君臣关系中的矛盾,适时派遣间谍去离间他们。倘若敌国君臣之间相互猜疑,我方便乘隙以精锐部队进攻它,这样一定能够打败敌人。诚如兵法所说:“对内部亲密团结的敌人,要用离间计去破坏他们。”
战国,周赧王三十一年,燕上将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师伐齐,破之,泯王出奔于莒。燕军闻齐王在莒,合兵攻之。楚将淖齿将兵救齐。因为齐相,欲与燕将分齐地,乃执王数其罪而诛之。复坚守莒城、即墨以拒燕兵,数月不下。乐毅并围之,即墨大夫战死,城中推田单为将军。顷之,〔燕〕昭王薨,惠王立,为太子时与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新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乃使骑劫代毅。毅遂奔赵,燕将士由是不和。单乃诈以卒为神师而祀之,列火牛阵,大破燕军;复齐七十余城,迎襄王自莒入临淄。
战国时期,在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率领燕军及秦、魏、韩、赵等多国军队进攻齐国,攻破齐都临淄,齐湣王被迫逃往莒城。燕军获悉齐泯王在莒城后,立即调集兵力合围莒城。这个时候楚国将领淖齿率军援救齐国,因此而被齐湣王任为国相。淖齿打算与燕将乐毅共分齐国土地,于是抓住齐湣王在历数其罪状后将他杀掉。但齐国将士仍然坚守莒城和即墨,抵抗燕军,致使燕军数月都未能攻下。燕将乐毅只好率军继续围城。这时由于即墨守城将领战死,该城军民共同推举田单为将军。不久,燕昭王病死,其子惠王即位,他在作太子时曾与乐毅发生过矛盾。田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派人到燕国施以离间之计,扬言说:“乐毅因与燕国新王有矛盾,害怕被惠王杀头而想联合各国军队称王于齐国,只是齐国人心尚未归附,所以他便暂缓进攻即墨以等待齐人归顺。现在,齐国人唯一担心的,是怕燕国派遣其他将领来代替乐毅,那时即墨将会变成一座残破城邑了。”燕惠王听到这个谣言后竟信以为真,于是便派遣骑劫取代了乐毅。乐毅无奈便逃往赵国,燕国将士从此产生不和。其后,田单找来一个士卒诈称是神师出世佐助他作战,并采用“火牛阵法”,大败燕军,收复齐国失地七十多座城邑,又去莒城迎接齐襄王回到都城临淄。
- 推荐作品:
- 左传
- 其他经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汉书
- 后汉书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三朝北盟会编
- 别史
- 列女传
- 高士传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政书
- 史通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葬书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艺舟双楫
- 园冶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齐东野语
- 宣室志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何典
- 杨家将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小五义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知言
- 僧伽吒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词源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历史故事
- 唐代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