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七 草部·缩砂密
气味
(仁)辛、温、涩、无毒。
主治
冷滑下痢。有缩砂仁研细,调入羊肝切片中,瓦上焙干,再研细,加与砂仁等量的干姜末,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缩砂仁(炮)、附子、干姜、厚朴、陈桔皮,等分为末,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大便下血。用缩砂仁为末,热米汤送服二钱。以愈为度。
小儿脱肛。用缩砂去皮研细,擦在一片已剖开的猪腰子中,捆好煮熟,给病孩吃。另服白矾丸。气逆肿喘者,痛难治好。
遍身肿满,阴部亦肿。用缩砂仁、土儿狗,等分研细,和老酒饮服。
痰气膈胀,用砂仁捣碎,在萝卜汁中浸透,焙干研细,每服一、二钱,开水送下。
咳逆。用砂仁(洗净,炒过,研细)、生姜(连皮)等分,捣烂。饭后过一段时间,热酒泡服。
胎动(跌坠动胎,痛不可忍)。用缩砂炒热,去皮用仁,捣碎。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服后,如觉腹中发热而胎有活动者,即胎已安。
血崩。用缩砂仁在瓦上焙干,研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热拥咽痛。用缩砂壳研细,水服一钱。
牙痛。口中常嚼缩砂仁,有效。
口疮。有缩砂壳煅后研细,擦患处。
鱼骨鲠喉。用缩砂、甘草,等分为末,棉花裹好含口吕,咽汁,骨随痰涎吐出。
误吞金属等物。用缩砂煎浓汤饮下,可将外排出。
附方
缩砂密的主要功用是:和胃醒脾、行气宽中、安胎。其成熟的种子称为缩砂仁,亦简称砂仁;其成熟干燥的果实称为缩砂壳或壳砂。
- 推荐作品: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晋书
- 旧五代史
- 明季北略
- 杂史
- 贞观政要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载记
- 洛阳伽蓝记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通
- 小窗幽记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千金方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新齐谐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僧宝传
- 黄帝四经
- 诗文评
- 总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闲情偶寄
- 南北朝
- 唐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