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九 草部·木香
释名
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中气不省(闭目不语,状如中风)。用木香研细,冬瓜子煎汤灌下三钱。谈盛者。药中加竹沥和姜汁。
胃气闷胀,不思饮食。用木香、诃子各二十两,捣烂筛过,加糖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酒送下。此方名“青木香丸”。
心气刺痛。用木香一两、皂角(炙)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流动性气痛。用温水磨木香成浓汁,加热酒调服。
小肠疝气。用木香四两,酒三斤煮过。每日取酒饮三次。
气滞腰前。用木香、乳香各二钱,酒浸,饭上蒸,均以酒调服。
突然耳聋。用木香一两,切小,放苦酒中浸一夜,取出,加麻油一合,微火煎过,滤去药渣,以油滴耳。一天三、四次。
霍乱转筋(腹痛)。用木香末一钱,放入木瓜汁一杯中,加热酒调服。
痢疾(包括久痢)用木香一块(方圆一寸)、黄连半两,同在半升水中煎干。单取木香,焙干研细,分三次服。第一闪,橘皮汤送下;第二次,米汤送下;第三次,甘草汤送下。
肠风下血。用木香、黄连,等分为末。放入猪大肠中,两头扎定,煮到极烂,然后去药食肠,或连药捣为丸子吞服。
小便浑浊,状如精液。用木香、没药、当归,等分为末。以刺棘心的榨汁和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盐汤送下。
小儿阴肿(阴茎肿大。或缩小,很痛)。用木香、枳壳(麸炒)各二钱半,炙甘划暗无天日钱,水煎服。
各种痈疽、疮疖。用木香、黄连、槟榔,等分为末,油调搽患处。
蛇虫咬伤。用木香不限量,煎水服,有奇效。
腋下、阴下湿臭或已成疮。用好醋浸木香夹于腋下阴下,或研末敷患处。
牙痛。和木香末加少许麝香迭牙,同时以盐汤漱口。
附方
木香的主要功用为:行气止痛,健脾和胃。
- 推荐作品:
- 史
- 尚书
- 礼记
- 易经
- 汉书
- 清史稿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过江七事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传习录
- 弟子规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练兵实纪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术数
- 李虚中命书
- 论衡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小说家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孽海花
- 狄公案
- 花月痕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无量寿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词曲
- 五代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