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七 草部·牡丹
释名
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
气味
(根皮)辛、寒、无毒。
主治
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伤损瘀血。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
刀伤后内出血。用牡丹皮研细,水冲服少许。瘀血自尿中排出。
下部生疮(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
附方
牡丹的功用。在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能治心、肾、肝等经的伏火(阴火,相火)。治伏火,许多人多用黄蘖;其实,牡丹更胜于黄蘖。李时珍指出:牡丹只取红、白两色的单瓣者入药,其他品种皆人工培育而成“气味不纯,不可用”红花者偏于利,白花者偏于补。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易经
- 白虎通义
- 汉书
- 后汉书
- 北史
- 陈书
- 南齐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靖康传信录
- 九州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儒家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兵家
- 将苑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奇经八脉考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谱录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镜花缘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刘公案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唐摭言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昭明文选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诗词
- 先秦
- 隋代
- 五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