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七 草部·延胡索
释名
本名玄胡索。
气味
(根)辛、平、无毒。
主治
咳嗽。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软糖一块和药含咽。
尿血。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
皮下气痛或气块痛。用延胡索研细,将猪胰一个,切成小块,灸热蘸药末随时吃下。
久患心痛,身热足寒。用延胡索(去皮)、金铃子肉,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或白开水送下。
下痢腹痛。用延胡索三钱,米汤送下。
妇女血气前(月经不调,腹中刺痛)。用延胡索(去皮,醋炒)、当归(酒浸,炒)各一两,桔红二两,共研为末,酒煮米糊和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艾醋汤送下。
产后诸病(血污不净,产后血晕,腹满心梗,寒热不足,手足烦热等)。用延胡索炒后研细,每服二钱,酒送下,甚效。
疝气。用延胡索(盐炒)、全蝎(去毒,生用),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盐酒送下。
腰 体痛。用延胡索、当归、桂心,等分为末。每服三、四钱,温酒送下。
偏、正头风。用延胡索七枚、青黛二钱、牙皂(去皮,去子)二个,共研为末,滴水各丸,如杏杜大。每次水化一丸,灌入鼻内。偏头产,则在痛侧的鼻孔灌药。同时,令病人咬铜钱一个,当有涎汁大量流出,病即渐愈。
- 推荐作品:
- 经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子夏易传
- 三国志
- 新唐书
- 隋书
- 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三朝北盟会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庐山记
- 史通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三略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何博士备论
- 折狱龟鉴
- 难经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园冶
- 谱录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鬼神传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杨家将
- 后汉演义
- 幻中游
- 林公案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太玄经
- 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词源
- 先秦
- 魏晋
- 南北朝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