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 下篇·贞元
造化起于元,亦止于贞。再肇贞元之会,胚胎嗣续之机。
【原注】三元皆有贞元。如以八字看,以年为元,月为亨,日为利,时为贞。年月吉者,前半世吉,日时吉者,后半世吉。以大运看,以初十五年为元,次十五年为亨,中十五年为利,后十五年为贞。元亨运吉者,前半世吉,利贞运吉者,后半世吉,皆贞元之道。然有贞元之妙存焉,非特绝处逢生、北尽东来之意也。至于仁之寿终矣,而既终之后,运之所行,果所喜者欤?则其家必兴;果所忌者欤?则其家必替。盖以父为贞,子为元也。贞下起元之妙,生生不息之机。予著此论,非欲人知考之年,而示天下万世,实所以验奕世之兆,而知数之不可逃也。学者勖之!
【任氏曰】:
贞元之理,河洛图书之旨也;河洛图书之旨,既先后天卦位之易也。先天之卦,乾南坤北,故西北多山,昆仑为山之宜;东南多水,大海为水之归。是以水从山出,山见水止。夫九河泻地,极汪洋澎湃之势,溯其源,皆星宿也;夫五岳插天,极崇降峻险之形,穷其本,皆昆仑也。惟人有祖父亦然,虽支分派衍,莫不皆出于一脉。故一陰生于坤之初,一陽生于乾之始,所以离为日体,坎为月体。而贞元之理,原于纳甲,纳甲之象,出于八卦。故父乾而母坤,震为长男,继魄纯黑而为坤象。坤者,犹贞之意也。初三光明三分,一陽初生,震之象也。震者,元之兆也。初八上弦,光明六分,兑之象也,兑者,犹亨之理也。十八日,月盈而亏缺三分,巽之象也。犹利之义也。是以贞元之道,循不之理,盛极而衰,否极而泰,亦此意也。观此章之旨,不特人生在世,运吉者昌,运凶者败,至于寿终之后,而行运仍在,观其运之吉凶,而可知其子孙之兴替。故其人既终之后,而其家兴旺者,身后运必吉也;其家衰败者,身后必运必怨也。此论虽造化有定,而数之不可逃,为人子者不可不知考之年,而善继述之。若考之身后运吉,自可承先启后;如考之身后运凶,亦可安分经营,挽回造化。若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即弃诗书者;若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享家业,即忘勤俭者,是割扶桑之干而接于文梓,未有不稿者,决渭河之水,而入于湿川,鲜有不浊者。何也?其本源各自不相附耳,学者当深思之。
- 推荐作品:
- 史
- 尚书
- 仪礼
- 谷梁传
- 旧唐书
- 宋书
- 金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西夏书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管子
- 天工开物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疑龙经
- 茶经
- 千字文
- 梦溪笔谈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红楼梦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释家
- 文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龙川别志
- 词源
- 词曲
- 历史故事
- 两汉
- 魏晋
- 隋代
- 元代
- 明代
- 清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