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东华传道钟离
东华传道钟离
却说钟离独立良久,忽闻庄内有人,吟诗一首。诗曰:
自乐平生道,烟萝古洞间;
野情多放旷,身伴白云间。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扳;
康床孤夜坐,圆月上前山。
听毕曰:“此碧眼胡僧饶舌也。”
忽一老人披白袍裘,扶青藜杖,启门拱袖前曰:“来者汉大将军钟离权耶?”钟离闻言大惊,知其人为异人,向前揖而答曰:“是也。”老人曰:“何不寄宿山僧之所?”钟离曰:“不才受命征蕃,因兵失利,单骑奔逃,遍寻客舍僧房,则尽草茅荆棘。沿路寻问,饥馁不堪。幸遇一僧引至庄所,得睹尊颜。乞望容留,自当报答。”
老翁延入庄中,饮以麻姑之酒,食以胡麻之饭,因谓之曰:“功名富贵,总是浮云,战斗攻围者,为凶器也。君曾见万古以来,江山有何常主,富贵有何定数?转眼异形,犹之黄粱一梦耳。若贫道行年差长,看破世情,闲居自在,远脱樊笼,虽不能入道超凡,庶几不若尘世所羁矣。将军何必苦恋功名,劳心俗虑?”
钟离想其言谈情致,意味深长,顿释虎豹之雄心,转为鸾鹤之观念,因请问其养生之诀。翁曰:“养生无他,但虚其心,实其腹足矣。”钟离曰:“何谓虚其心,实其腹?”翁曰:“心为一身之主,念其本末,洞洞空空,原无一物;自人累于物欲,而虚者始实,必却其欲,反其原,则虚者虚,而神在万物之表矣。腹者精之开,究其始生,保合完固,毫无渗漏。自人得形于色,而实者始虚,必固其精,窒其憋,则实者常实,而精在不损之天。二者完全,则老者可童,少者可寿;可以身游紫府,可以名书玉册,岂曰仅仅养生已哉。”
钟离闻其言,顿大悟曰:“若非仙翁提醒迷途,几于一身终陷尘网!”即以师事老人。
老人以长生秘诀、金丹火诀、青龙剑法,悉授钟离。次日辞归,老人指以路途,回顾庄房,不见其处。钟离叹曰:“真异人也!”乃寻归路望家而去。
- 推荐作品:
- 经
- 论语
- 中庸
- 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明史
- 隋书
- 元史
- 周书
- 南史
- 陈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儒家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近思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李卫公问对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笑林广记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春秋配
- 心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词源
- 历史故事
- 诗词
- 魏晋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