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大将军掾敦煌宣度为师大常张文明制杖
谨按《礼记》:“孔子之丧,门人疑所服。子贡曰:‘昔夫子之丧颜渊,若丧子而无服,至子路亦然。请丧夫子如父而无服。’”“群居则绖,出则否。”今人乃为制杖,同之於父,论者既不匡纠,而云观过知仁,谓心之衷恻终始一者也。凡今杖者皆在权威之门,至有家遭齐衰同生之痛,俯伏坟墓而不归来,真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也。无他也,庶福报耳。凡庸小生,夫何讥称。然宣度凉州知名士,吾是以云耳。
山阳大守汝南薛恭祖,丧其妻不哭,临殡,於棺上大言:“自同恩好四十余年,服食禄赐,男女成人,幸不为夭,夫复何恨哉!今相及也。”
谨按礼:为适妻杖,重於宗也。妻者既齐於己,澄洒酒以养姑舅,契阔中馈,经理蚕织,垂统传重,其为恩笃勤至矣。且鸟兽之微,尚有回翔之思,啁噍之痛。何有死丧之感,终始永绝,而曾无恻容。当内崩伤,外自矜饬,此为矫情,伪之至也。俚语:“妇死腹悲,唯身知之。”又言“妻非礼所与”,此何礼也,岂不悖哉!大尉山阳王龚与诸子并杖,太傅汝南陈蕃、袁隗皆制衰绖,列在服位,躬入隧,哀以送之,近得礼中,王公诸子魏杖亦过矣。
弘农太守河内吴匡伯康,少服职事,号为敏达。为侍御史,与长乐少府黄琼共佐清河王事,文书印成,甚嘉异之。後匡去济南相,琼为司空,比比援举,起家拜尚书,迁弘农。班诏劝耕,道於渑池,闻琼薨,即发丧制服,上病,载辇车还府。
谨按《春秋》:“大夫出使,闻父母之丧,徐行而不反;君追还之,礼也。”匡虽为琼所援举,由郡县功曹、州治中、兵曹位朝廷尚书也,凡所按选,岂得复为君臣者耶!今匡与琼其是矣。剖符守境,劝民耕桑,肆省冤疑,和解仇怨,国之大事,所当勤恤。而顾私恩,傲很自遂,若宫车晏驾,何以过兹。论者不深察而归之厚,多有是言,及其人患失,而亦曰其然。司室袁周阳举荀慈明有道,太尉邓柏条举訾孟直方正,二公薨,皆制齐衰,世非一然。荀、訾通儒,於义足责。或举者名位斥落,子孙无继,多不亲至,何乃衰乎!过与不及,古人同称,吊服之制斯近之矣。
河南尹太山羊翩祖在家,平原相封子衡葬母,子衡故临太山数十日,时翩祖去河南矣。子衡四从子曼慈复为太山,士大夫用此行者数百人,皆齐衰?带。时与太尉府自劾归家,故侍御史胡母季皮独过相候,求欲作衰,谓“君不为子衡作吏,何制服?”曰:“众人若此,不可独否。”又谓“足下径行自可,今反相历令子失礼,仆豫愆,古有吊服,可依其制”。因为裁缟冠帻袍单衣,定,大为同作所非。然颍川有识陈元方、韩元长、綦毋广明咸嘉是焉。
谨按礼:为旧君齐衰三月。谓策名委质为臣吏者也。子衡临郡日浅,无他功惠,又非其身。翩祖位则亚卿,雅有令称,义当纲纪人伦,为之节文,而首倡导犯礼违制,使东岳一郡朦朦焉,岂不悯哉!由成阝人失兄,子皋为之衰。虽失于子衡,归于曼慈者矣。
太原郝子廉,饥不得食,寒不得衣,一介不取诸人。曾过姊饭,留十五钱,默置席下去。每行饮水,常投一钱井中。谨按《易》称:“天地交,万物生;人道交,功勋成。”语:“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弊之而无憾。”士相见之礼,贽用?居雉,受而不距,而交答焉,唯祭饭然後拜之。孔子食於施氏,未尝不饱,何有同生之家而顾钱者哉!伤恩薄礼,弊之至也。孟轲讥仲子吐鶂鶂之羹而食井上苦李,鲍焦耕田而食,穿井而饮,非妻所织不衣,饿於山中食枣。或问之:“此枣子所种耶?”遂呕吐立枯而死。世不乏异,惟其似旃。孔子疾时贪昧,退思狂狷,狷者有所不为,亦其介也。
南阳张伯大,邓子敬小伯大三年,以兄礼事之。伯卧床上,敬寝下小榻,言常恐,清旦朝拜。俱去乡里,居缑氏城中,亦教授坐养声价,伯大为议郎、益州太守,子敬辟司徒,公车徵。谨按《礼记》:“十年兄事之,五年肩随之。”《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朋友ぅぅりり,各长其仪也。凡兄弟相爱,尚同舆而出,同床而寝。今相校三年耳,幸无骨血之属,坐作鬼怪,旦朝言恐。论语:“恭而无礼则劳。”且晏平仲称善与人交,岂徒拜伏而已哉!易设四科,出处语默。传曰:“朝廷之人,入而不能出;山林之民,往而不能反。”二者各有所长,而弃圣绝知,□世保真,当窜深山,乐天知命。今居缑氏,息偃城郭,往来帝都,招延宾客,无益诲人,拱默而已。饰虚矜伪,诳世耀名,辞细即巨,终为利动。《春秋》讥宋伯姬而不妇,今二子屑屑,远大失矣!公车徵士汝南袁夏甫,少举孝廉,为司徒掾,人间之事,无所关也。其後闭户塞牖不见宾客,清旦东向再拜朝其母。母念,时往就之。子亦不得见,复□俞拜耳。头不著巾,身无单衣,足常木跷,食止姜菜。云:“我无益家事。”莫之能强,及母终亡,不列服位。谨按《孝经》:“生事爱敬,死事哀戚。”一家之中,谕若异域,下床ウ拜,远於爱敬者矣。祖载崩隧,又不能送,远于哀戚者矣。巾所以饰首,衣所以蔽形,此乃士君子所以自别於夷狄者也。唯丧者、讼者露首草舍,余曷有哉!长沮、丈人避世之士,由讯子路,杀鸡黍见其子焉。何有藏一室中,不出户庭,以此为高,斯亦?幸々。鲤趋而过庭,闻诗闻礼,而陈亢喜於得三。不当近之,何乃若兹乎!
公车徵士豫章徐孺子,比为太尉黄琼所辟,礼文有加。孺子隐者,初不答命。琼薨既葬,负算齑一盘,??哭於坟前。孙子琰,故五官中郎将,以长孙制杖,闻有哭者,不知其谁,
亦於倚庐哀泣而已。孺子无有谒刺,事讫便去。子琰大怪其故,遣琼门生茅季玮追请辞谢,终不肯还。
谨按礼,凡吊丧者,既哭,兴踊,进问其故,哀之至也。孺子所以经三千里越度山川而亲至者,非徒徇於己,顾义报乎。哭??坟前是也,讫,当即其帐衾问劳子琰。子琰宿有善名,在礼无违。傥见微阙,教诲可乎,如何儵忽甚於路人。昔黔敖忽於嗟来,然君子犹以为其嗟可去,谢可食。今与黄有恩故矣,孝子寝伏苫块。又孺子到便诣坟,无介,夫何为哉!
- 推荐作品:
- 左传
- 孟子
- 尔雅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政书
- 通典
- 三字经
- 兵家
- 三略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食疗本草
- 渊海子平
- 疑龙经
- 艺术
- 墨子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艺文类聚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独异志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心经
- 中说
- 道家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冰鉴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长生殿
- 历史故事
- 两汉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