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岳
东方泰山。《诗》云:“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者,始也;宗者,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云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其惟泰山乎。故为五岳之长。王者受命易姓,改制应天,功成封禅,以告天地。孔子曰:“封泰山,禅梁父,可得而数七十有二。”岱宗庙在博县西北三十里,山虞长守之。十月曰合冻,腊月曰涸冻,正月曰解冻,皆太守自侍祠,若有秽疾,代行事法,七十万五千,三牲燔柴上,福脯三十朐,县次传送京师。四岳皆同王礼。南方衡山,一名霍山。霍者,万物盛长,垂枝布叶,霍然而大。庙在庐江□县。西方华山。华者,变也,万物滋熟,变华于西方也。庙在弘农华阴县。北方恒山。恒者,常也,万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庙在中山上曲阳县。中央曰嵩高。嵩者,高也。诗云:“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庙在颍川阳城县。
谨按《尚书》:“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岱宗,泰山也。“望秩于山川,遂见东后。”东后,诸侯也。“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牲、一死贽。”“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二月北巡狩,至于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中,嵩高也,王者所居,故不巡焉。巡者,循也;狩者,守也。道德太平,恐远近不同化,幽隐有不得所者,故自亲行之也。所以五载一出者,盖五岁再闰,天道大备。岳者,扌角功考德,黜涉幽明也。四渎。河出炖煌塞外昆仑山,发源注海。《易》:“河出图,圣人则之。”《禹贡》:“九河既道。”《诗》曰:“河水洋洋。”庙在河南荥阳县,河堤谒者掌四渎,礼祠与五狱同。江出蜀郡,湔氏徼外岷山,入海。《诗》云:“江、汉陶陶。”《禹贡》:“江、汉朝宗于海。”庙在广陵江都县。淮出南阳平氏桐柏大复山,东南入海。《禹贡》:“海岱及淮,淮、沂其治。”诗云:“淮水汤汤。”庙在平氏县。济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沮。《禹贡》:“浮于汶,达于济。”庙在东郡临邑县。
谨按《尚书大傅》、《礼三正记》,江、河、淮、济为四渎。渎者,通也,所以通中国垢浊,民陵居,殖五谷也。江者,贡也,所出珍物可贡献也。河者,播也,播为九流,出《龙图》也。淮者,均,均其务也。济者,齐,齐其度量也。
- 推荐作品:
- 史
- 孟子
- 大学
- 白虎通义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靖康传信录
- 平宋录
- 传记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中论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邓析子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医学源流论
- 九章算术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吕氏春秋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搜神后记
- 封神演义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三刻拍案惊奇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开辟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无量寿经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闲情偶寄
- 诗词
- 两汉
- 唐代
- 元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