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元年
一、元年春,王正月。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二、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眛。
及者何?与也,会及暨皆与也。曷为或言会,或言及,或言暨?会犹最也;及犹汲汲也;暨犹暨暨也。及我欲之,暨不得已也。仪父者何?邾娄之君也。何以名?字也。曷为称字?襃之也。曷为襃之?为其与公盟也。与公盟者众矣,曷为独襃乎此?因其可襃而襃之。此其为可襃奈何?渐进也。眛者何?地期也。
三、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其地何?当国也。齐人杀无知何以不地?在内也。在内虽当国不地也,不当国虽在外亦不地也。
四、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宰者何?官也。咺者何?名也。曷为以官氏?宰士也。惠公者何?隐之考也。仲子者何?桓之母也。何以不称夫人?桓未君也。赗者何?丧事有赗。赗者,盖以马以乘马束帛。车马曰赗,货财曰赙,衣被曰襚。桓未君则诸侯曷为来赗之?隐为桓立,故以桓母之丧告于诸侯。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其言来何?不及事也。其言惠公仲子何?兼之,兼之非礼也。何以不言及仲子?仲子微也。
五、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孰及之?内之微者也。
六、冬,十有二月,祭伯来。
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奔也。奔则曷为不言奔?王者无外,言奔则有外之辞也。
七、公子益师卒。
何以不日?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 推荐作品:
- 尚书
- 仪礼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大学
- 晋书
- 隋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万历野获编
- 武林旧事
- 儒家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国语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兵家
- 三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医家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儿女英雄传
- 后汉演义
- 独异志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中说
- 知言
- 庄子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幽梦影
- 随园诗话
- 历史故事
- 金朝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