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二十九年
一、二十有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
何言乎公在楚?正月以存君也。
二、夏五月,公至自楚。
三、庚午,卫侯衎卒。
四、阍弒吴子余祭。
阍者何?门人也,刑人也。刑人则曷为谓之阍?刑人非其人也。君子不近刑人,近刑人则轻死之道也。
五、仲孙羯会晋荀盈、齐高止、宋华定、卫世叔齐、郑公孙段、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小邾娄人城杞。
六、晋侯使士鞅来聘。
七、杞子来盟。
八、吴子使札来聘。
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余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茍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谒也死,余祭也立。余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僚者长庶也即之,季子使而反至而君之尔。阖庐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则我宜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乎?”于是使专诸剌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弒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贤季子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也。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
九、秋九月,葬卫献公。
十、齐高止出奔北燕。
十一、冬,仲孙羯如晋。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孝经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晋书
- 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杂史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蛮书
- 吴船录
- 围炉夜话
- 帝范
- 尉缭子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农桑辑要
- 难经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撼龙经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灵城精义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格言联璧
- 论衡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宣室志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小五义
- 幻中游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道家
- 阴符经
- 文始真经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两汉
- 隋代
- 五代
- 宋代
- 元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