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周语·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川竭,山必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周幽王二年,泾水、渭水、洛水域都发生了地震。伯阳父说:“周朝要灭亡了。天地之气,不能错失自己的次序,如果错乱了应有的位置,民众就会大乱。阳气滞留在内不能出来,阴气受到压制不能散发,便会产生地震。现在三条河流都发生了地震,就是阳气不在自己的位置而压制了阴气。阳气失位而处于阴气的位置,河流的源头一定会阻塞,水流被堵,国家一定会灭亡。水流畅通、土地湿润才能生长万物为民取用。水流不畅、土地干枯,百姓就缺乏财用,国家怎么会不灭亡?过去伊水、洛水枯竭而夏朝灭亡,黄河枯竭而商朝灭亡。现在周朝的国运就如同夏、商二代的末世,而河川的源头又被堵塞,源头堵塞水流就会枯竭。立国要依靠山川,山崩水竭,这是即将败亡的征兆。河流枯竭,山岭就会崩塌。这样的国家不超过十年便会灭亡,这是数的极限。凡是被上天厌弃的,是不会超过这个极限的。”这一年,泾水、洛水、渭水流枯竭,岐山崩塌。十一年,幽王被杀,周都因而东迁。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后汉书
- 晋书
- 旧唐书
- 宋书
- 续资治通鉴
- 晏子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岭外代答
- 史评
- 三字经
- 盐铁论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伤寒论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疑龙经
- 艺舟双楫
- 园冶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西游记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龙城录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列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先秦
- 明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