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汉武帝)
【原文】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注释】
①茂才西汉称秀才,东汉避汉光武帝刘秀之讳改称茂才,又常称作“茂才异等”。在西汉属特举科目,汉光武帝时改为岁举。茂才的选拔之是对于有特异才能和有非常之功的低级官吏的提拔。被举为茂才的人多授以县令或相当于县令的官衔。而孝廉选拔的对象多是布衣平民,被举为孝廉的人初次给予的官职多是郎,然后再由郎擢升为县令。因此,茂才的起家官要比孝廉高。茂才,指优秀的人才。异等:才能出类拔萃的人。
②奔踶(dì):奔驰,踢人。意谓不驯服。
③泛(fěng)驾:把车子弄翻,指不受驾驭。
④跅(tuo)弛:放纵不羁。
⑤绝国:极为辽远的邦国。
【译文】
要建立不同一般的事业,必须依靠特殊的人才。有的马奔跑踢人,却能行千里;有的人受到世俗讥讽,却能建立功名。这些不受驾驭的马和放纵不羁的人,也在于如何驾驭他们罢了。我命令:各州各郡要发现官吏和百姓中那些有优秀才能,超群出众,可担任将相及出使远方的人才。
【赏析】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是汉武帝选拔社会人才而颁布的诏书。茂才西汉称秀才,东汉避汉光武帝刘秀之讳改称茂才,又常称作“茂才异等”。在西汉属特举科目,汉光武帝时改为岁举。茂才的选拔之是对于有特异才能和有非常之功的低级官吏的提拔。
凡要建立不寻常的功业,必须依靠不寻常的人才。所以有些狂奔踢人的马,却是日行千里的良马;有些时常被世俗讥讽议论的人,却是能建功立业的奇才。那可能翻车的马,以及放荡不羁的人,关键在如何使用而已。现特责成全国各州县地方官,要留心考察推荐官民中有特殊才干,能做将相和出使外国的人。
这篇文章是汉武帝为建功立业发出的征求贤才的号召书。文章强调了建设国家与发掘人才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大行不避细节的选拔原则。这篇诏书文字精炼,表现了大汉恢宏的风范和招揽贤良之急切,其爱才的胸襟令人景仰。此外,对人才也不求全责备,只要是千里马,偶尔踢人也无妨。这都是符合“人才学”原理的。
当代之人应学习汉武帝恢宏的风范、爱才的胸襟,为了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不拘一格选人才,只要是“千里马”,就不要求全责备。这样才会使人才脱颖而出,并有用武之地,为社会献计、献策和出力。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白虎通义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梁书
- 陈书
- 编年史
- 战国策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洛阳伽蓝记
- 都城纪胜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春秋繁露
- 帝范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百家姓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宣室志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鬼神传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丁山征西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尹文子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南北朝
- 隋代
- 宋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