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获麟解(韩愈)
【原文】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译文】
麒麟是灵兽,这是十分明显的事。《诗经》咏颂它,《春秋》里记载着它,它还出现在众多的杂记、传记之类的书中。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它是吉祥的象征。但是麒麟虽然是吉祥的象征,但是不能养在家里,天下也不常见。麒麟的外形也不为人所辨识,(它的外形)不像马、狗、猪、豺、狼、麋、鹿。既然这样,虽然有麒麟出现在人间,一般人也不知道这是麒麟。看到它的角,就以为它是牛;看到它鬣毛,就以为它是马;看到它像狗、猪、豺狼、麋鹿,就以为它是狗、猪、豺狼、麋鹿。不能辨识麒麟,则看见麒麟的时候,说它是不祥之物也可以。
虽然,麒麟出现之时,天下一定有圣人在。圣人就一定能够辨识麒麟。麒麟果然不是不祥之物。
有人说:“麒麟之所以是麒麟, 是因为它注重的是德行而不是外表。如果麒麟出现在圣人不在的时候,那么麒麟不被人所知道,被视为不祥之物也是理所当然的。
【赏析】
- 推荐作品: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公羊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汉书
- 新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北齐书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读通鉴论
- 儒家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盐铁论
- 中论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慎子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四圣心源
- 园冶
- 杂家
- 千字文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韩湘子全传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毛公案
- 五灯会元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宋代
- 明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