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鉴赏
叙事体裁
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在体裁方面。《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史学的重大贡献。
体例沿革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
《汉书》把《史记》的本纪改称纪,列传改称传,书改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比较完整地引用诏书、奏议,成为《汉书》的重要特点。此外,边疆诸少数民族传的内容也相当丰富。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刑法志》系统地叙述了国家律令,为研究我国律法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地理志》记录了当时行政区划、户口,物产、经济、民情等内容。
《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流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
《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而来,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的《百官公卿表》后人非常推崇,这篇表首先讲述了秦汉封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朝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
《汉书》史料来源,武帝前为《史记》。后一为其父书,二为各家所续《史记》,三为其它记载。
- 推荐作品:
- 左传
- 孝经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南史
- 明季南略
- 靖康传信录
- 九州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春秋繁露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虎钤经
- 邓析子
- 千金方
- 四圣心源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谱录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人物志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小说家
- 山海经
- 红楼梦
- 阅微草堂笔记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三刻拍案惊奇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说岳全传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尹文子
- 刘子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魏晋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