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进金史表
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领经筵事、提调太医院广惠司事臣阿鲁图言:
窃惟汉高帝入关,任萧何而收秦籍;唐太宗即祚,命魏征以作《隋书》。盖历数归真主之朝,而简编载前代之事,国可灭史不可灭,善吾师恶亦吾师。矧夫典故之源流,章程之沿革,不披往牒,曷蓄前闻。
维此金源,起于海裔,以满万之众,横行天下,不十年之久,专制域中。其用兵也如纵燎而乘风,其得国也若置邮而传令。及煟兴于礼乐,乃焕有乎声明。尝循初而汔终,因考功而论德。非武元之英略,不足以开九帝之业,非大定之仁政,不足以固百年之基。天会有吞四海之势,而未有壹四海之规;明昌能成一代之制,而亦能坏一代之法。海陵无道,自取覆败;宣宗轻动,曷济中兴。迨夫浚郊多垒之秋,汝水飞烟之日,天人属望,久有在矣;君臣守义,盖足取焉。
我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以有名之师,而释奕世之忾;以无敌之仁,而收兆民之心。劲卒捣居庸关,北拊其背,大军出紫荆口,南搤其吭。指顾可成于隽功,操纵莫窥于庙算,惩彼取辽之暴,容其涉河以迁。太宗英文皇帝席卷云、朔,而徇地并、营,囊括赵、代,而传檄齐、鲁,灭夏国以蹴秦、巩,通宋人以逼河、淮。睿宗仁圣景襄皇帝冒万险,出饶风,长驱平陆;战三峰,乘大雪,遂定中原。
太阳出而爝火熸,正音作而众乐废。爰及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恢弘至化,劳来遗黎。燕地定都,撤武灵之旧址,辽阳建省,抚肃慎之故墟。于时张柔归金史于其先,王鹗辑金事于其后。是以纂修之命,见诸敷遗之谋,延祐申举而未遑,天历推行而弗竟。
臣阿鲁图诚惶诚惧,顿首顿首,钦惟皇帝陛下缉熙圣学,绍述先猷,当邦家间暇之时,治经史讨论之务。念彼泰和以来之事迹,涉我圣代初兴之岁年。太祖受帝号于丙寅,先五载而朱凤应,世皇毓圣质於乙亥,蚤一岁而黄河清。若此贞符,昭然成命。第以变故多而旧史阙,耆艾没而新说讹,弗折衷于大朝,恐失真于他日。于是圣心独断,盛事力行,申命臣阿鲁图以中书右丞相、臣别儿怯不花以中书左丞相领三史事,臣脱脱以前中书右丞相仍都总裁,臣御史大夫帖睦尔达世、臣中书平章政事贺惟一、臣翰林学士承旨张起岩、臣翰林学士欧阳玄、臣治书侍御史李好文、臣礼部尚书王沂、臣崇文太监杨宗瑞为总裁官,臣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使沙剌班、臣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副使王理、臣翰林待制伯颜、臣国子博士费著,臣秘书监著作郎赵时敏,臣太常博士商企翁为史官,集众技以贵成书,儜奏篇以览近监。臣阿鲁图仰承隆委,俯竭微劳。石室之文,诚乏司马迁之作,献《金镜》之录,愿摅张相国之忠。谨撰述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目录二卷,装潢成一百三十七帙,随表以闻,上尘天览,无任惭愧战汗屏营之至。
臣阿鲁图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至正四年十一月日,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领经筵事、提调太医院广惠司事臣阿鲁图上表。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尚书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平宋录
- 列女传
- 载记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素书
- 三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管子
- 商君书
- 棠阴比事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十二楼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唐摭言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亢仓子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诗人玉屑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