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颛顼帝高阳氏即位
颛顼帝高阳氏即位
却说颛顼高阳氏,姓姬,祖曰黄帝,父曰昌意,娶蜀山氏之女名曰昌仆,是为女枢。一日有月出,感瑶光指贯月之祥,因怀孕,十有二月生帝于若水。年十岁,幼而神灵聪明敦敏,年十二佐少昊,二十岁即帝位,以水德绍金天氏为天子。初国于高阳保定,故号高阳氏。复都于帝丘东昌。以少昊四子为佐:长曰天重,次曰地该,三曰人脩,四曰和熙,为金、木、水、火四官。又以炎帝之子勾龙为土官,共为五官,以正五行。以少昊之子黎高阳孙名重封为正官。司天治历明时之类,属神明祭祀,以耻属之也,司地度地居民政教,以连属之也。帝治天下,绝地通天,无相侵渎,神人不杂,万物有序,民安其生焉。
话分两头,却说九黎兄弟自九路诸侯退兵之后,亦不敢出乱天下。闻少昊崩,颛顼即位,兄弟自相议曰:“我兄弟前者本欲灭诸侯王天下,不想中勾龙之计,败于九路诸侯。今新天子即位十七年矣,朝中众臣无能,我等兵精粮足,正好此时兴兵杀入高阳,杀了天子,我等兄弟分作九国以治天下,有何不可!”黎巨曰:“兄言最当。但我等此行定以必胜为主,决不可如前我等兄弟相离,但逢敌兵,务要首尾相应。排下九宫阵,彼不能攻,方为全胜之计。”黎贪曰:“贤弟之言极是。”即传下将令,统兵三十万,择定八月一日,以黎辅、黎弼为左右大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凡经过处,一片火飞,人民不胜其苦。州县官军望风而逃。
却说颛顼帝一日升殿,众臣朝毕,传表官奏曰:“今蜀中九黎复反,统兵三十万,不久杀至高阳,望主上速降圣旨,召兵以救百姓倒悬之急!”帝闻奏顾谓勾龙曰:“先帝在日,九黎作乱,得卿召九路诸侯征之,久不敢出乱。朕今即位,彼兄弟原心不改,又复作乱。卿今以何策灭之?”勾龙奏曰:“九黎作乱,臣前奏先帝统九路诸侯以征之,一战遂困九黎。因粮草不足,权且退兵。久欲备粮整兵,再会诸侯伐之,又遇先帝宾天。今我主即位,臣亦密察九黎未敢妄动,故未奏闻。不想九黎狼子野心,又复反乱,幸逢圣上邹屠皇后生有太子九人,俱聪明智慧,勇冠三军。乞陛下宣召太子来,臣为参谋,发兵十万,可灭九黎矣。”帝曰:“太子虽勇,未经临阵,恐非其敌。”勾龙曰:“我主放心!臣虽不才,今为参谋,赖主上洪福、太子勇力,九黎乃无谋之辈,臣料一阵可灭矣。”帝闻奏大悦。即传旨宣太子九人至殿。太子等奏曰:“父王宣儿等有何旨意?”帝曰:“蜀中九黎作乱,妄动刀兵,勾龙保举汝等九人贤能,领兵前去怔伐,未卜汝兄弟肯去否?”九太子齐声应曰:“儿等不肖,既勾龙保举,乃国家大事,安危所系,焉敢有辞!”帝大喜曰:“朕观汝九人,足可敌九黎。但行军非细事,宜听勾龙约束,务以决胜为主,毋负朕望!”太子等拜谢。帝封大太子辂明为总督统兵大元帅之职,勾龙为征黎都参谋。封八、六子皆为将军之职,各赐金花二朵,御酒三杯,一个个耀武扬威,辞帝出朝。众臣齐送于教场中,整点人马。不知出征如何,下回便见。
- 推荐作品:
- 孝经
- 尔雅
- 易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宋书
- 元史
- 北史
- 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庐山记
- 史通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百战奇法
- 吴子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棠阴比事
- 北山酒经
- 奇经八脉考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葬书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公孙龙子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北游记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朝野佥载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毛公案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黄帝四经
- 老子想尔注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词源
- 闲情偶寄
- 南北朝
- 隋代
- 金朝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