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提要记载
《梁书》·五十六卷
唐姚思廉奉敕撰。《唐书》思廉本传称贞观三年诏思廉同魏徵撰。《艺文志》亦称《梁书》《陈书》皆魏徵同撰。旧本惟题思廉。盖徵本监修,不过参定其《论赞》。独标思廉,不没秉笔之实也。是书《旧唐书·经籍志》及思廉本传俱云五十卷,《新唐书》作五十六卷。考刘知几《史通》,谓姚察有志撰勒,施功未周。其子思廉凭其旧稿,加以新录,述为《梁书》五十六卷。则《新唐书》所据为思廉编目之旧,《旧唐书》误脱六字审矣。思廉本推其父意以成书,,每卷之后,题陈吏部尚书姚察者二十五篇,题史官陈吏部尚书姚察者一篇。
盖仿《汉书》卷后题班彪之例。其专称史官者,殆思廉所续纂欤。思廉承藉家学,既素有渊源,又贞观二年先已编纂,及诏入秘书省论撰之后,又越七年,其用力亦云勤笃。中如《简文纪》载大宝二年四月丙子,侯景袭郢州,执刺史萧方诸,而《元帝纪》作闰四月丙午。则两卷之内,月日参差。《侯景传》上云张彪起义,下云彪寇钱塘。则数行之间,书法乖舛。
赵与旹《宾退录》议其於《江革传》中则称何敬容掌选,序用多非其人,於《敬容传》中则称其铨序明审,号为称职。尤是非矛盾。其馀事迹之复互者,前后错见,证以《南史》,亦往往牴牾。盖著书若是之难也。然持论多平允,排整次第,犹具汉、晋以来相传之史法。要异乎取成众手,编次失伦者矣。梁陈二史,瑕瑜互见。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论语
- 易经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汉书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辽史
- 编年史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武林旧事
- 史评
- 盐铁论
- 三略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葬书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园冶
- 笑林广记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西游记
- 搜神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前汉演义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了凡四训
- 僧伽吒经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诗文评
- 呻吟语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魏晋
- 明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