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长清僧
长清僧道行高洁,年七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飘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绅子,率十余骑按鹰猎兔。马逸,坠毙。僧魂适值,翕然而合,遂渐苏。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夜独宿,不受妻妾奉。数日后,忽思少步。众皆喜。既出少定,即有诸仆纷来,钱簿谷籍,杂请会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共答:“知之。”曰:“我郁无聊赖,欲往游瞩,宜即治任。”众谓:“新瘳,未应远涉。”不听,翼日遂发。
抵长清,视风物如昨。无烦问途,竟至兰若。弟子数人见贵客至,伏谒甚恭。乃问:“老僧焉往?”答云:“吾师曩已物化。”问墓所,群导以往,则三尺孤坟,荒草犹未合也。众僧不知何意。既而戒马欲归,嘱曰:“汝师戒行之僧,所遗手泽宜恪守,勿俾损坏。众唯唯。乃行。
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居数月,出门自遁,直抵旧寺,谓弟子曰:“我即汝师。”众疑其谬,相视而笑。乃述返魂之由,又言生平所为,悉符。众乃信,居以故榻,事之如平日。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哀请之,略不顾瞻。又年余,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馈遗,金帛皆却之,惟受布袍一袭而已。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三十,而辄道其八十余年事。
异史氏曰:“人死则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余于僧,不异之乎其再生,而异之乎其入纷华靡丽之乡,而能绝人以逃世也。若眼睛一闪,而兰麝熏心,有求死而不得者矣,况僧乎哉!”
- 推荐作品:
- 仪礼
- 笠翁对韵
- 宋史
- 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载记
- 洛阳伽蓝记
- 说苑
- 素书
- 六韬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难经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权谋残卷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夷坚志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开辟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心经
- 了凡四训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魏晋
- 明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