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二班
殷元礼,云南人,善针灸之术。遇寇乱,窜入深山。日既暮,村舍尚远,惧遭虎狼。遥见前途有两人,疾趁之。既至,两人问客何来,殷乃自陈族贯。两人拱敬曰:“是良医殷先生也,仰山斗久矣!”殷转诘之。二人自言班姓,一为班爪,一为班牙。便谓:“先生,予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敢屈玉趾,且有所求。殷喜从之。俄至一处,室傍岩谷。爇柴代烛:始见二班容躯威猛,似非良善。计无所之,亦即听之。又闻榻上呻吟,细审,则一老妪僵卧,似有所苦。问:“何恙?”牙曰:“以此故,敬求先生。”乃束火照榻,请客逼视。见鼻下口角有两赘瘤,皆大如碗,且云:“痛不可触,妨碍饮食。”殷曰:“易耳。”出艾团之,为灸数十壮,曰:“隔夜愈矣。”二班喜,烧鹿饷客;并无酒饭,惟肉一品。爪曰:“仓猝不知客至,望勿以輶亵为怪。”殷饱餐而眠,枕以石块。二班虽诚朴,而粗莽可惧,殷转侧不敢熟眠。天未明便呼妪,问所患。妪初醒,自扪,则瘤破为创。殷促二班起,以火就照,敷以药屑,曰:“愈矣。”拱手遂别。班又以烧鹿一肘赠之。
后三年无耗。殷适以故入山,遇二狼当道,阻不得行。日既西。狼又群至,前后受敌。狼扑之,仆;数狼争啮,衣尽碎。自分必死。忽两虎骤至,诸狼四散。虎怒大吼,狼惧尽伏。虎悉扑杀之,竟去。殷狼狈而行,惧无投止。遇一媪来,睹其状,曰:“殷先生吃苦矣!”殷戚然诉状,问何见识。媪曰:“余即石室中灸瘤之病妪也。”殷始恍然,便求寄宿。媪引去,入一院落,灯火已张,曰:“老身伺先生久矣。”遂出袍裤,易其敝败。罗浆具酒,酬劝谆切。媪亦以陶碗自酌,谈饮俱豪,不类巾帼。殷问:“前日两男子,系老姥何人?胡以不见?”媪曰:“两儿遣逆先生,尚未归复,必迷途矣。”殷感其义,纵饮不觉沉醉,酣眠座间。既醒,已曙,四顾竟无庐,孤坐岩上。闻岩下喘息如牛,近视,则老虎方睡未醒。喙间有二瘢痕,皆大如拳。骇极,惟恐其觉,潜踪而遁。始悟两虎即二班也。
- 推荐作品:
- 集
- 论语
- 孟子
- 正史
- 宋史
- 隋书
- 北史
- 梁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平宋录
- 唐才子传
- 吴越春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政书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将苑
- 司马法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茶经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宣室志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剪灯新话
- 孽海花
- 鬼神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小五义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薛仁贵征东
- 心经
- 中说
- 老子
- 阴符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刘子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郁离子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先秦
- 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