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母仪传·邹孟轲母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孟子处齐,而有忧色。孟母见之曰:“子若有忧色,何也?”孟子曰:“不敏。”异日闲居,拥楹而叹。孟母见之曰:“乡见子有忧色,曰不也,今拥楹而叹,何也?”孟子对曰:“轲闻之:君子称身而就位,不为苟得而受赏,不贪荣禄。诸侯不听,则不达其上。听而不用,则不践其朝。”今道不用于齐,愿行而母老,是以忧也。”孟母曰:“夫婦人之禮,精五飯,酒漿,養舅姑,縫衣裳而已矣。故有闺内之修,而无境外之志。易曰:‘在中馈,攸遂。’诗曰:‘无非无仪,惟酒食是议。’以言妇人无擅制之义,而有三从之道也。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君子谓孟母知妇道。诗云:“载色载笑,匪怒匪教。”此之谓也。
颂曰:孟子之母,教化列分,处子择艺,使从大伦,子学不进,断机示焉,子遂成德,为当世冠。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公羊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正史
- 宋史
- 旧五代史
- 金史
- 辽史
- 明季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政书
- 小窗幽记
- 盐铁论
- 帝范
- 中论
- 吴子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医家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术数
- 九章算术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吕氏春秋
- 格言联璧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幽明录
- 新齐谐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夷坚志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海国春秋
- 隋唐两朝志传
- 心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列子
- 老子想尔注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历史故事
- 先秦
- 金朝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