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桂海虞衡志》的关系
范成大在离桂赴蜀的途中已经写成了一部类似的志书——《桂海虞衡志》,加上作者位高名重,这部一万多字的书一时洛阳纸贵。而周去非回乡途中竟然还遗失了那四百余条笔记资料,他可能打算放弃写书了。但回乡后看到《桂海虞衡志》刻印发行,他又急忙于淳熙五年十月写成七万多字的《岭外代答》,并在序中写明以《桂海虞衡志》条目为基础。但正因如此,《岭外代答》长期被后世视为《桂海虞衡志》的注释本,评价不高,导致乏人问津乃至佚失,,幸得清代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才基本恢复原貌。
范成大在桂才两年,且身居高位、政务繁忙,对广西风物的了解肯定不如身居下僚、在桂六年且潜心收集资料的周去非详尽,所以学者对周去非袭用《桂海虞衡志》内容的动机一直众说纷纭。一说是范书在前,声名显赫,周书既要一较高低,又要表示对老上司老朋友的尊敬,所以才袭用部分,表明自己并非故意分庭抗礼;还有一说是周觉得范书语焉不详,所以增言备细,借着范书畅销的东风为众人解瘾,有点唱和的意思;更有一种大胆的猜测是范在桂林时就看过周的笔记,,抢先一步出书,周无奈才用代答的曲笔挽回一点心血。
无论真相如何,《岭外代答》在内容的丰富方面都要大大高于《桂海虞衡志》及之前的各种广西史志著作,受到近现代学者重视,被推为唐宋时期广西史志的压卷之作。
- 推荐作品:
- 左传
- 其他经学
- 子夏易传
- 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元史
- 魏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政书
- 传习录
- 儒家
- 国语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棠阴比事
- 农家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食疗本草
- 三命通会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论衡
- 容斋随笔
- 清代名人轶事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封神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后汉演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阴符经
- 列子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隋代
-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