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韬·突战
武王问太公曰:“敌人深入长驱,侵掠我地,驱我牛马,其三军大至,薄我城下,吾士卒大恐,人民系累,为敌所虏,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武王问太公说:“敌兵长驱直入,侵占我土地,抢夺我牛马,敌人大军蜂涌而来,迫近我城下。我军士兵大为恐惧,民众被拘禁成为俘虏。在这种情况下,我想要做到防守稳固,只要进行战斗就能胜利,该怎么办呢?”
太公曰:“如此者,谓之突兵。其牛马必不得食,士卒绝粮,暴击而前,令我远邑别军,选其锐士,疾击其后;审其期日,必会于晦,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虏。”
太公答道:“像这类敌军,叫做突袭性的敌军。它的牛马一定缺乏饲料,它的士卒一定没有粮食,所以一直凶猛地向我军发动进攻。在这种情况下,应命令我驻扎在远方的其他部队,挑选精锐的士兵,迅猛地袭击敌人的后方,计算好会攻的时间,务必使其在夜色昏暗的时候与我会合,然后全军迅速猛烈地同敌战斗。这样,就算敌人人数众多,敌将也可以被我俘虏。”
武王曰:“敌人分为三四,或战而侵掠我地,或止而收我牛马,其大军未尽至,而使寇薄我城下,至吾三军恐惧,为之奈何?”
武王问:“如果敌军分为三、四部分,以一部向我发动进攻以侵占我方土地,以一部驻止以掠夺我牛马财物,其主力部队尚未完全到达,而使一部兵力进逼我城下,以致我全军恐惧,应该怎么办?”
太公曰:“谨候敌人未尽至,则设备而待之。去城四里而为垒,金鼓旌旗,皆列而张,别队为伏兵;令我垒上多积强弩,百步一突门,门有行马,车骑居外,勇力锐士,隐伏而处。敌人若至,使我轻卒合战而佯走;令我城上立旌旆,击鼙鼓,完为守备。敌人以我为守城,必薄我城下。发吾伏兵,以冲其内,或击其外;三军疾战,或击其前,或击其后。勇者不得斗,轻者不及走。名曰突战。敌人虽众,其将必走。”武王曰:“善哉!”
太公答道:“应仔细观察情况,在敌人尚未完全到达前就完善守备,严阵以待。在离城四里的地方构筑营垒,把金鼓旌旗都布设、张扬起来,并另派一队人马为伏兵。令我方营垒上的部队多集中强弩,每百步设置一个供部队出击的暗门,门前安放拒马等障碍物,战车、骑兵配置在营垒外侧,勇锐士兵隐蔽埋伏起来。敌人如果到来,可先派我轻装部队迎战,随即佯装不敌败退,并令我守军在城上竖立旗帜,敲击鼙鼓,充分做好防守准备。敌人因此将认为我方主力在防守城邑,其军必定进逼到我城下。这时我方应突然出动伏兵,或突击敌军中枢,或攻击敌人的外围。同时再令我全军迅猛出击,奋勇战斗,既攻击敌人的正面,又攻击敌人的后方。使敌人中勇猛的无法战斗,轻快的来不及逃跑。这种战法称为突战。敌人人数众多,他们的将领也必定由于战败而逃走。”武王说:“说得真好啊!”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左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元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战国策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投笔肤谈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黄帝内经
- 难经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鬼谷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老老恒言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雍正剑侠图
- 海上花列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幻中游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中说
- 僧宝传
- 列子
- 刘子
- 诗文评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词源
- 闲情偶寄
- 两汉
- 魏晋
- 元代
- 明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