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尧曰篇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真诚地执守中正之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困苦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舜也这样告诫过禹。商汤说:“我履谨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您的臣仆的善恶我也不隐瞒掩盖,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选择。假如我有罪过,做错了事,世上各处的罪过,责任在我帝王身上。”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认真检查度量衡器,周密地制定法度,修复已废弃的机关工作,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复兴灭亡了的国家,承续已断绝的宗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的百姓就会诚心归服了。 所重视的是:民众,粮食,丧礼,祭祀。 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恳守信就会得到民众的信任,勤敏就能取得功绩,公正则大家心悦诚服。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要尊崇五种美德,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是使百姓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耗费自己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谁又会有怨言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还贪求什么呢?君子对人,无论人多人少,势力是大是小,都会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泰然自处而不骄傲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进行教化就杀戮叫作虐,不加申诫便强求别人做出成绩叫作暴,起先懈怠而又突然限期完成叫作贼,好比给人财物,出手吝啬叫作小家子气的官吏。”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 推荐作品:
- 左传
- 仪礼
- 尔雅
- 易经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晋书
- 北齐书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万历野获编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菜根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焦氏易林
- 艺术
- 谱录
- 百家姓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南越笔记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西厢记
- 子不语
- 花月痕
- 海上花列传
- 南史演义
- 唐摭言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列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南北朝
- 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