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齐宣王在自己的雪宫里接见孟子。宣王说:“贤德的人也会有这种享乐吗?”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孟子回答说:“有的。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百姓的君王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还从来没有过。从前齐景公问晏子说:‘我想到转附、朝舞两座山去游览一下,然后沿着海岸向南行,一直到琅邪。我该怎样做才能够和古代圣贤君王的巡游相比呢?’晏子回答说:‘问得好呀!天子到诸侯国家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视各诸侯所守疆土。诸侯去朝见天子叫述职。述职就是报告在他职责内的工作。这些活动没有不是结合着政事进行的。春天查看耕种,补贴种粮不足的百姓;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农户给予补助。夏朝的谚语说:“我王不出来游历,我怎么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巡视,我怎么能得到救助?一游历一巡视,足以作为诸侯的法度。”现在就不同了,国君一出游就兴师动众,索取粮食。饥饿的人没有饭吃,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大家侧目而视,怨声载道,违法乱纪的事情也就做出来了。这是放弃先王教导,虐害百姓,大吃大喝如流水。这种流连荒亡,诸侯也为之担忧。什么叫流连荒亡呢?从上游向下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流;从下游向上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连;打猎不知厌倦叫做荒;嗜酒不加节制叫做亡。古代圣贤君王既无流连的享乐,也无荒亡的行为。至于大王您的行为,只有您自己选择了。’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非常高兴,先在都城内作了充分的准备,然后驻扎在郊外,打开仓库赈济贫困的人。又召集乐官说:‘给我创作一些君臣同乐的乐曲!’这就是《徴招》、《角招》。其中的歌词说:‘制止君主的欲望有什么不对呢?’制止君主的物欲,正是爱护君主呀。”
- 推荐作品:
- 子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汉书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越绝书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庐山记
- 史评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农家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扁鹊心书
- 术数
- 三命通会
- 天玉经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千字文
- 墨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类书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绿野仙踪
- 子不语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列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闲情偶寄
- 隋代
- 唐代
- 宋代
- 金朝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