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章句下·第四节
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
宋牼准备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遇见了他,就问:“先生要到哪里去?”
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宋牼说:“我听说秦、楚两国要交战,我准备去见楚王劝说他罢兵休战;如果楚王不高兴,我就准备去见秦王劝说他罢兵休战。这两个君王中我将会遇见意见相合的。”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
孟子说:“我不想问你详细的情况,我只想请问你的宗旨,您打算怎么劝说呢?”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宋牼说:“我将劝说战争的危害。”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孟子说:“先生的志向很大,但先生这样号召是不行的。先生以利害关系劝说秦楚两王,秦楚两国君王因对利感兴趣而罢兵,这就使三军官兵乐于罢兵而喜欢利。当臣子的怀着利以侍奉国君,作为儿女心怀着利以侍奉父母,作为弟弟心怀着利以侍奉兄长,是君臣、父子、兄弟之间最终会舍弃相互亲爱的关系和最佳行为方式,怀着利的目的来交往,这样的交往最后不消亡,是没有的事。先生如果以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来劝说秦楚两王,秦楚两王就会高兴于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而停止三军的军事行动,就会使三军官兵们乐于停止而高兴于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作为臣子者心怀相互亲爱的关系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以侍奉国君,作为儿女者心怀相互亲爱的关系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以侍奉父母,作为弟弟者心怀相互亲爱的关系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以侍奉兄长,就会使君臣、父子、兄弟之间抛弃利害关系,心怀相互亲爱的关系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以相交往,如此还不兴旺,是没有的事。何必讲利呢?”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左传
- 周礼
- 孟子
- 中庸
- 大戴礼记
- 史记
- 后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宋书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三字经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太白阴经
- 韩非子
- 慎子
- 医家
- 农家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渊海子平
- 灵城精义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墨子
- 百家姓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尚书正义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孽海花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黄庭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词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