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典故
书中成语
《孟子》中的语言,包括用以帮助说理的比喻、寓言等,多为后人引用,并逐渐化为成语。
《梁惠王上》不远千里,五十步笑百步,明察秋毫,始作俑者,缘木求鱼,引领而望,挟泰山以超北海,寡不敌众
《梁惠王下》妻离子散,匹夫之勇,出尔反尔,与民同乐,顾左右而言他,水深火热,救民水火,箪食壶浆,流连忘返
《公孙丑上》揠苗助长,事半功倍,出类拔萃,与人为善,解民倒悬,具体而微,心悦诚服,反求诸己
《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地利人和,舍我其谁,绰绰有余
《滕文公上》为富不仁,守望相助
《滕文公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乱臣贼子,吊民伐罪
《离娄上》为渊驱鱼,自暴自弃,不虞之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手舞足蹈,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 何出此言,陈善闭邪
《离娄下》赤子之心,好为人师,不为己甚,左右逢源,夜以继日
《万章上》自怨自艾,先知先觉
《万章下》却之不恭,知人论世
《告子上》专心致志,一暴十寒,舍生取义,杯水车薪
《告子下》以邻为壑 拒人千里
《尽心上》独善其身,习焉不察,不言而喻,引而不发,仁民爱物,当务之急,一毛不拔
《尽心下》尽信书,不如无书,茅塞顿开,言近旨远,同流合污
书中名句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 推荐作品:
- 左传
- 孝经
- 尔雅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清史稿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贞观政要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武林旧事
- 政书
- 史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氾胜之书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神峰通考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园冶
- 梦溪笔谈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池北偶谈
- 搜神后记
- 红楼梦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后汉演义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小八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僧伽吒经
- 阴符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尹文子
- 呻吟语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长生殿
- 历史故事
- 诗词
- 两汉
- 唐代
- 五代
- 宋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