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作者:唐寅 年代:明代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忘了 一作:孤负;误了 一作:虚负)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译文
深闭房门隔窗只听雨打梨花的声音,就这样辜心了青春年华,虚度了青春年华。纵然有欢畅愉悦的心情又能跟谁共享?花下也黯然神伤,月下也黯然神伤。
整日里都是眉头紧皱如黛峰耸起,脸上留下千点泪痕,万点泪痕。从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着天色云霞,走路时想念你啊,坐着时也是想念你!
注释
一剪梅:词牌名,又名“腊梅香”“玉簟秋”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赏心乐事: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论:说。
销魂:黯然神伤。
颦(pín),皱眉。
啼痕:泪痕。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是明代词人、一代文豪唐寅,即唐伯虎以女子口吻所作的一首闺怨词。这首词的佳处不只在于词句之清圆流转,其于自然明畅的吟诵中所表现的空间阻隔灼痛着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更是动人。唐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
上片首句,即以重重门关横亘在画面上,它阻断了内外的联系,隔绝了春天,从而表明思妇对红尘的自觉放弃,对所思之人的忠贞挚爱。以下五句,似乎是思妇的内心独白,但更像“画外音”,是对“深闭门”情节的议论。“深闭门”是思妇的特定行为:她藏于深闺,将一切都关在门外,正见其相思凄楚之难堪。这空间的阻隔,既无情地拉开着恋者的距离,而空间的阻隔又必然在一次次“雨打梨花”、春来春去中加重其往昔曾经有过的“赏心乐事”的失落感;至若青春年华也就无可挽回地在花前月下神伤徘徊之间被残酷地空耗去。时间在空间中流逝,空间的凝滞、间距的未能缩却花开花落,人生便在等待中渐渐消逝。
下片正面描写为情感而自我封闭状态中思妇的形象,通过皱眉洒泪、看天看云、行行坐坐几个连续动作,表达其坐卧不安的无边相思。
活过之物终将凋零,只可在“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中,“愁聚眉峰尽日颦”。上片的“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是无处不令人回思往时的温馨;下片的“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则写尽朝暮之间无时不在翘首企盼所恋者的归来,重续欢情。作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诚无愧其“才子”之誉称。
“闺怨”之作在历代词人笔下堪称汗牛充栋,愈是习见的题材愈难出新意,从而所贵也尤在能别具心裁。
唐寅因科场案受牵连入狱被贬后,其生命轨迹已经远离传统士大夫阶层。生平多出入声色场合,因此在他有很多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此词即为其中之一。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推荐作品:
- 集
- 周礼
- 大戴礼记
- 后汉书
- 清史稿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北齐书
- 逸周书
- 汉官六种
- 贞观政要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政书
- 史通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说苑
- 兵家
- 孙子兵法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食疗本草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杨家将
- 前汉演义
- 小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庄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冰鉴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历史故事
-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