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三原学案·光禄马谿田先生理
马理字伯循,号谿田,陕之三原人。为孝廉时,游太学,与吕泾野、崔后渠交相劘,名震都下。高丽使人亦知慕之,录其文以归。父母连丧,不与会试者两科。安南贡使问礼部主事黄清曰:“关中马理先生何尚未登仕籍?”其名重外夷如此。登正德甲戌进士第。时以《大学衍义》为问,先生对曰:“《大学》之书,乃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也。《传》有‘克明峻德,汤之盘铭,尧、舜帅天下以仁’之语,真氏所衍唐、汉、宋之事,非《大学》本旨也。真氏所衍,止於齐家,不知治国平天下皆本於慎独工夫。宋儒所造,大率未精。”以此失问者之意,故欲填首甲而降之。授稽勋主事,改文选,与郎中不合,引疾告归者三年。戊寅,值武庙将南巡,与黄伯固等伏阙极谏,杖於廷。未几送嫡母还乡,乃设教於武安王祠。藩臬为建嵯峨精舍以居生徒。嫡母丧毕,起员外郎,议大礼,复杖於廷。寻转考功郎中。丙戌,例当考察外官,内阁塚宰各挟私忿,欲去广东、河南、陕西三省提学。先生昌言曰:“魏校、萧鸣凤、唐龙,今有数人物,若欲去此三人,请先去理。”由是获免。丁亥陞南通政。过河池驿,见其丞貌类黄伯固,问之,乃其弟叔开也。时伯固已死,先生泫然泣下,作诗赠之云:“六年复见先生面,为过河池见叔开。”戊子,引疾归。辛卯,起光禄卿。莅事未几,又归林下者十年。癸卯,复起南光禄,至即引年致仕,隐於商山书院。又十年而卒,嘉靖乙卯十二月也,年八十二。
先生师事王康僖,又得泾野、后渠以为之友,墨守主敬穷理之传。尝谓“见行可之仕,唯孔子可以当之,学圣人者当自量力。”故每出不一二年即归,归必十数年而后起,绰绰然於进退之间。后渠称其“爱道甚於爱官”,真不虚也。
- 推荐作品:
- 尚书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正史
- 史记
- 宋史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传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华阳国志
- 菜根谭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折狱龟鉴
- 农家
- 神农本草经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茶经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类书
- 艺文类聚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东游记
- 雍正剑侠图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李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中说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沧浪诗话
- 词源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