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脉·十四难
曰:脉有损、至,何谓也?
然: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何谓损?一呼一至曰离经,再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至脉从下上,损脉从上下也。
损脉之为病奈何?
然: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反此者,至脉之病也。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
治损之法奈何?
然: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脉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有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有一呼四至,一吸四至;有一呼五至,一吸五至;一呼六至,一吸六至;有一呼一至,一吸一至:有再呼一至,再吸一至;有呼吸再至。
脉来如此,何以别知其病也?
然: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为适得其病。前大后小,即头痛、目眩,前小后大,即胸满、短气。
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脉洪大者,苦烦满,沉细者,腹中痛,滑者,伤热,涩者,中雾露。
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当困,沉细夜加,浮大昼加,不大不小,虽困可治,其有大小者,为难治。
一呼六至,一吸六至,为死脉也,沉细夜死,浮大昼死。
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损,人虽能行,犹当着床,所以然者,血气皆不足故也。
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呼吸再至)名曰无魂,无魂者当死也,人虽能行,名曰行尸。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诗经
- 孝经
- 论语
- 中庸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江南野史
- 蛮书
- 史评
- 孙膑兵法
- 吴子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北山酒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墨子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小说家
- 警世通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朝野佥载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冰鉴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桃花扇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