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药草·栀子
[新添]:十月选成熟栀子,取子淘净,晒干。至来春三月,选沙白地,劚畦。区深一尺,全去旧土,却收地上湿润浮土,筛细,填满区。下种稠密,如种茄法。细土薄糁。上搭箔棚遮日,高可一尺。旱时,一二日用水于棚上频频浇洒,不令土脉坚垎。四十余日,芽方出土。薅治,浇溉。至冬月,厚用蒿草藏护。
[新添]十月的时候选取成熟的栀子果实,把子取出,淘洗干净,晒干收藏。等到来年春天三月,选择空闲的沙土地,掘治成畦。区坑一尺深,将旧土全部去掉,另外收敛地面上湿润的表土,用筛筛细,把区坑填满。播种要稠密,如同种茄子的方法,用细土薄撒覆盖。畦上搭盖箔棚遮蔽日晒,棚高约一尺。天旱时,每隔一两天便用水在棚上频繁地浇洒,不要让畦土变得干硬。约需四十多天,幼芽方可长出地面。应经常拔草、松土和浇水。到了冬季,要用厚厚的蒿草将其覆盖并保护好。
次年三月移开,相去一寸一科。锄治、浇溉宜频。冬月,用土深拥根株,其枝梢用草包护。至次年三四月又移,一步半一科,栽成行列。须园内穿井,频浇,频锄。每岁冬,须北面厚夹篱障,以蔽风寒。第四年,开花结实。十月收摘,甑内微蒸过,晒干用。
第二年三月进行分栽,相隔一尺远栽一棵。锄草松土、浇水要勤。冬季,用土把根部壅埋得深深的,枝梢用草包裹加以保护。至第三年三四月间再移一次,一步半远栽一棵,要栽得行列整齐。栀园内应该凿井,经常浇水和锄草松土。每年冬天,均要在园子的北面夹编一道厚的篱笆墙,以便挡蔽寒风吹袭。第四年便可开花结实。十月间采摘收取,放进甑锅稍微蒸过,晒干后便可用来染色。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论语
- 易经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元史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平宋录
- 大唐西域记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伤寒论
- 千金方
- 洗冤集录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疑龙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陶庵梦忆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类书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警世通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唐传奇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雷峰塔奇传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独异志
- 春秋配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黄庭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冰鉴
- 历史故事
- 两汉
- 南北朝
- 唐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