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腑方·小肠虚实第二
(脉二首 方三首 灸法二首)
小肠实热##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实者,手太阳经也,病苦身热,来去汗不出。心中烦满,身重,口中生疮,名曰小肠实热也。
柴胡泽泻汤
治小肠热胀口疮方。
柴胡 泽泻 橘皮(一作桔梗) 黄芩 枳实 旋复花 升麻 芒硝(各二两) 生地黄(切,一升)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纳硝,分二服。
大黄丸
治小肠热结满不通方。
大黄 芍药 葶苈(各二两) 大戟 朴硝(各三两) 巴豆(七枚) 杏仁(五十枚)
上七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七丸,小儿服二三丸,日二。热去,日一服。
灸法
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穴在挟中脘两边相去一寸是。小肠泄痢脓血灸魂舍一百壮,小儿减之,穴在挟脐两边相去各一寸又灸小肠俞七壮。
小肠虚寒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虚者,手太阳经也,病苦颅际偏头痛,耳颊痛,名曰小肠虚寒也治小肠虚寒痛,下赤白,肠滑,胸中懊 补之方∶
干姜(三两) 当归 黄柏 地榆(各四两) 黄连 阿胶(各二两) 石榴皮(三枚)
上七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下胶煮取胶烊尽,分三服。
- 推荐作品: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正史
- 后汉书
- 新唐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史评
- 史通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本草纲目
- 扁鹊心书
- 术数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园冶
- 茶经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唐摭言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中说
- 知言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诗文评
- 别集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两汉
- 宋代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