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从先秦至清代现存的兵书共有二千一百五十余部,其中以兵法和兵略两类最受世人注重。兵法类阐述用兵理论,以理论水平见长;兵略类记述用兵史实,以切合实用见长。兵略类中,专门辑录一书或多书而按照时间先后编年的如陈禹谟《左氏兵略》、胡林翼《读史兵略》都已为人熟知,但按照某一指导思想辑录的用兵谋略虽有一些,却不多见,《乾坤大略》则是其中的一种。谈兵与谈略有很大不同。前者千端百计而变化无穷,后者则仅出数端即可明见端倪,,甚至胜负立判。
朱熹《朱子语类》在评论张良时说:子房皆老氏之学,如峣关之战,与秦将连和了,忽乘其懈击之。鸿沟之约,与项羽讲和了,忽回军杀之。这个便是他柔弱之发处,可畏可畏!他计策不须多,只消两三次如此,高祖之业成矣。同样,诸葛亮的《隆中策》其实也只有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东连孙权,北伐曹操数策,却是蜀国始终贯彻的方针。古代兵家运筹,一向只画上中下三策,虽只两三端,一经运作,天下得失立见。不过当时虽是如此,对于需要借鉴的后人来说,,两三策毕竟太过简易。
《乾坤大略》共十卷,将天下成败剖析为十事,也就是十大端、十大方略。十大方略不仅互不重复,最重要的是它们还各有先后次序,必须依次而行,不可以超前,不可以打乱,不可以增减,不可以颠倒。这十大方略是:一、兵起先知所向;二、兵进必有奇道;三、初战决战为上;四、决胜在于出奇;五、略地莫过招降;六、攻取必于要害;七、据守必审形胜;八、立国在有规模;九、兵聚必资屯田;十、克敌在勿欲速。十大方略不是可以更番尝试的十样招式,,而是保举王业自始至终克成其功的一盘完整的棋局。就此一点而言,此书确实具有不同于一般兵书的特殊价值。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礼记
- 公羊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清史稿
- 元史
- 魏书
- 梁书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北山酒经
- 难经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术数
- 九章算术
- 棋经十三篇
- 书目答问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齐东野语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荡寇志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薛仁贵征东
- 释家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文子
- 文始真经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诗词
- 元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