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思想
《清史稿》编写的体例大致取法《明史》,但又有所创新。如本纪部分不仅逐年记载了皇帝的军国大事,而且在前代逊君还健在、无谥可称时,创了宣统纪的新格局;各志、表中除记录天文、地理、礼乐、选举、艺文、食货及皇子、公主、外戚、封臣等各方面活动外,新修的交通志、邦交志及表中的军机大臣、理藩院,都是前史所未有的。列传中创立了畴人、藩部、属国三传,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新发展。另外,对于反清斗争的重要人物如张煌言、郑成功、,李定国、洪秀全等,《清史稿》也都列了传。这些都是值得称赞的。
但是,由于参加修史的人多是清朝的遗臣,因此书中贯穿着反对民主革命,颂扬清朝正统的思想。例如诬蔑明末农民起义军为土贼,称太平军为粤匪,视辛亥革命为倡乱。对此,连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人员都极为不满。1929年12月14日,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列举了十九条理由,呈请政府下令禁止《清史稿》发行,其中有;反革命、蔑视先烈、称扬诸遗老、鼓励复辟、反对汉族、为清朝讳等内容。
同时,由于《清史稿》是众人编纂而成,编写时彼此缺少照应,更因时局动荡,仓促成书,未经主编总阅审定便随修随刻,不复有整理之暇,过于粗陋。因此,体例不一,繁简失当,史实之中也有不少错误。其实,这与赵尔巽的主导思想有关。因为他把此书看做是急就之章,并非视为成书,只是想以此作为大辂椎轮之先导,对于书中所有疏略纰缪处,敬乞海内诸君子切实纠正,以匡不逮,用为后来修正之根据。显然,按其本意。《清史稿》只是类似现代的一部征求意见稿。,这样,易培基所指责的体例不合,人名先后不一致,一人两传,目录与书不合,纪表传志互不相合,有日无月,人名错误,泥古不化,简陋,忽略等谬误也就成了先天性的问题。至于遗漏、颠倒、文理不通等现象更属意料中事。
- 推荐作品: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魏书
- 周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庐山记
- 传习录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近思录
- 北溪字义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农桑辑要
- 伤寒论
- 食疗本草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老残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海国春秋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无量寿经
- 庄子
- 黄帝四经
- 悟真篇
- 文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牡丹亭
- 长生殿
- 隋代
- 唐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