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日知录》是十七世纪中叶中国知识界一部足以反映时代风貌的学术巨著,作者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和思想家顾炎武,《日知录》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是作者积三十余年心力编次而成的,旨在资治,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
《日知录》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日知录》内容宏富,内容大体可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日知录》以明道、救世为成书宗旨,涵括了作者一生的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提出盈天地者,气也等思想,不少论述,切中时弊。
顾炎武曾把创作《日知录》比作采铜于山。他自言,这时代的人写书,就像这时代的人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作废铜铸钱。这样铸出的钱,既粗恶,又把古人的传世之宝毁坏,两边都没好处。顾炎武注重收集第一手资料,在治学上严谨扎实,堪称楷模。这在《日知录》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关于写作此书的目的,顾炎武本人说得很明白,他说:别著《日知录》,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共三十余卷。有王者起,将以见诸行事,以跻斯世于治古之隆。撰写《日知录》,意在拨乱涤污,法古用夏,启多闻于来学,待一治于后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言:书前有自记,称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馀年,乃成一编。盖其一生精力所注也。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尔雅
- 易传
- 晋书
- 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东观奏记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吴船录
- 通典
- 史评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潜夫论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司马法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北山酒经
- 难经
- 四圣心源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搜神后记
- 聊斋志异
- 初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夷坚志
- 杨家将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老子想尔注
- 幽梦影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历史故事
- 诗词
- 两汉
- 隋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