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张嘉贞
唐张嘉贞为并州长史、天兵军使,明皇欲相之,而忘其名,诏中书侍郎韦抗曰:“朕尝记其风操,今为北方大将,张姓而复名,卿为我思之。”抗曰:“非张齐丘乎?今为朔方节度使。”帝即使作诏以为相。夜阅大臣表疏,得嘉贞所献,遂相之。议者谓明皇欲大用人,而卤莽若是,非得嘉贞表疏,则语相齐丘矣。予考其事大为不然。按开元八年,嘉贞为相,而齐丘以天宝八载始为朔方节度,相去三十年,安得如上所云者?又是时明皇临御未久,方厉精为治,不应置相而不审其名位,盖郑处诲所著《明皇杂录》妄载其事,史家误采之也。《资治通鉴》弃不取云。
唐朝张嘉贞任并州长史、天兵军使,唐明皇想让他当丞相,但忘了他的名字,便告中书侍郎韦抗说:‘我曾经记得他的风度品格,现在是北方的大将,姓张,双名,你替我想想。”韦抗说:“是不是张齐丘?现在是朔方节度使。”唐明皇就让他写诏书,让张齐丘当丞相。唐明皇夜里看大臣的表章,看到张嘉贞送上的疏文,便让他当了丞相。评议家说唐明皇想重用人材,却这样鲁莽,如不是见到张嘉贞的表章,就误用了张齐丘。我经过考查,认为并不如此。按唐玄宗开元八年,张嘉贞任宰相,张齐丘是玄宗天宝八年才任朔方节度使的,相差三十年,怎么能象以上所说的呢?再说当时唐明皇即位不久,正在励精图始,不应该任命丞相而不知道姓名和官位,这只是郑处诲所著的《 明皇杂录》 胡记了此书,历史学家误用罢了。《 资治通鉴》 就没有采用。
- 推荐作品:
- 经
- 尔雅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梁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别史
- 平宋录
- 明儒学案
- 载记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说苑
- 中论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法家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南游记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后汉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黄庭经
- 亢仓子
- 别集
- 冰鉴
- 日知录
- 训蒙骈句
- 魏晋
- 宋代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