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孙吴四英将
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蒙遂亦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孙氏的吴国包括江西一带,和中原抗衡,固然主要依靠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然而当时的英雄豪杰,像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真是所谓的国家的心腹臂膀,和国家同存共亡的臣子。自古以来,将帅们没有不自以为贤能,妒忌比自己强的。这几位贤者却不然。孙权刚执掌政务时,鲁肃打算返回北方,周瑜把他劝住,推荐给孙权说:“鲁肃的才能可以为时世的辅佐,应该广泛寻求像他这样的人,以成就功业。”后来,周瑜临终给孙权的信上说:“鲁肃忠诚刚正,遇到事情从不随便马虎,如果能代替我周瑜,我就死而不朽了!”鲁肃就代替周瑜统帅军队。吕蒙任寻阳令,鲁肃见到他说:“您今天的才能谋略不再是吴地时候的那个阿蒙了。”于是就去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吕蒙后来也就代替了鲁肃。吕蒙在陆口,说是有病要回去,孙权问他:“谁是可以替代你的人?”吕蒙说:“陆逊的思想深刻高远,才能足以负起重责,看他的规划考虑,终究可以托付重任,别的人没有超过他的了。陆逊就代替了吕蒙。四人一个接替一个,镇守吴国西方三、四十年,成为威名远扬的大将,曹操、刘备、关羽都被他们所打败,虽然他们是互相举荐的,但孙权能够放心地听从他们,吴国之所以成为吴国,这不是偶然的。
- 推荐作品:
- 诗经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易经
- 易传
- 白虎通义
- 晋书
- 新唐书
- 梁书
- 逸周书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奉天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吴船录
- 围炉夜话
- 帝范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北山酒经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剪灯新话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子不语
- 孽海花
- 狄公案
- 花月痕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列子
- 悟真篇
- 文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词源
- 两汉
-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