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蹇解之险
《蹇》卦《艮》下《坎》上,见险而止,故诸爻皆有蹇难之辞。独六二重言蹇蹇,说者以为六二与九五为正应,如臣之事君,当以身任国家之责,虽蹇之又蹇,亦匪躬以济之,此解释文义之旨也。若寻绎爻画,则有说焉,盖外卦一《坎》,诸爻所同,而自六二推之,上承九三、六四,又为《坎》体,是一卦之中已有二《坎》也,故重言之。《解》卦《坎》下《震》上,动而免乎险矣。六三将出险,乃有负乘致寇之咎,岂非上承九四、六五又为《坎》乎?《坎》为舆为盗,既获出险而复蹈焉,宜其可丑而致戎也,是皆中爻之义云。
《蹇》卦乃是《艮》下《坎》上,见险而止,所以各爻都有蹇难之辞。唯独六二爻说两次“蹇”,解卦的人认为六二爻与九五爻为正应,如臣子侍奉君主,当亲身肩负国家重任,即使难之又难,也应当全力以赴,鞠躬尽瘁,这是解释卦辞的主旨。如果推演爻象,就有另外一种解释,外(上卦)为一个《坎》卦,各爻所同,而从六二向上推,上承九三爻、六四爻,又力《坎》笋,这即是一卦之中有两个坎卦,于是说两个“奏”。《解》卦乃《坎》下《震》上,只要动就可免于险。六三爻表示将脱离脸境,又会有外来之“寇”袭击的凶象,此爻上承九四、六五二爻,难道不又是一个《坎》卦吗?《坎》表示“舆”,表示“盗”,即将脱险又陷于险,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又出现新的外患也没什么奇怪,这都是中爻所表现出的含义。
- 推荐作品:
- 公羊传
- 大学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隋书
- 周书
- 金史
- 明季南略
- 纪事本末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读通鉴论
- 三字经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中论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慎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濒湖脉学
- 肘后备急方
- 神相全编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格言联璧
- 名贤集
- 老老恒言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红楼梦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林公案
- 老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词曲
- 历史故事
- 诗词
- 两汉
- 魏晋
- 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