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谶纬之学
图谶星纬之学,岂不或中,然要为误人,圣贤所不道也。眭孟睹公孙病己之文,劝汉昭帝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不知宣帝实应之,孟以此诛。孔熙先知宋文帝祸起骨肉,江州当出天子,故谋立江州刺史彭城王,而不知孝武实应之,熙先以此诛。当涂高之谶,汉光武以诘公孙述,袁术、王浚皆自以姓名或父字应之,以取灭亡,而其兆为曹操之魏。两角犊子之谶,周子谅以劾牛仙客,李德裕以议牛僧孺,而其兆为朱温。隋炀帝谓李氏当有天下,遂诛李金才之族,而唐高祖乃代隋。唐太宗知女武将窃国命,遂滥五娘子之诛,而阿武婆几易姓。武后谓代武者刘,刘无强姓,殆流人也,遂遣六道使悉杀之,而刘幽求佐临淄王平内难,韦、武二族皆殄灭。晋张华、郭璞,魏崔伯深,皆精于天文卜筮,言事如神,而不能免于身诛家族,况其下者乎!
以文字、图画、星相等预卜言凶祸福的图谶星纬之学;当然也有偶而言中的时候,但是更多的则是使人误入岐途,因而不为圣贤所道。眭孟看到公孙病己之文,劝汉昭帝求索贤人,禅让帝位,却不知此举宣帝实应之,硅孟因此被诛。孔熙先知道宋文帝将祸起萧墙,江州当出天子,因此谋立江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为帝,却不知孝武帝刘驶实应之,孔熙先因此被杀。当涂高之谶,汉光武帝刘秀以此诘问公孙述,袁术、王浚都自以为姓名或父亲的名应之,结果以取灭亡。而其兆实为曹操的魏国,两角犊子之谶,周子谅以此弹劾牛仙客,李德裕以此影射牛僧孺,而其兆实为朱温。隋炀帝听说李氏当有天下,于是诛灭李金才之族,而最终却是唐高祖李渊取代隋朝。唐太宗知女武将篡夺李唐家江山,于是大量地处死姓武的女子,而武则天几乎使李家的江山改换了主人。武则天认为取代武周的乃是刘氏,而刘姓没有强有力的人物,估计大概是流民,于是派六道使者将他们全部杀掉,而最后却是刘幽求帮助临淄王李隆基平定内难,韦、武二族都被诛灭。晋代的张华、郭璞,北魏的崔伯深,都精通天文卜筮,料事如神,却不能保护自己的身家避免被诛灭的命运,更何况是造诣还不如他们的人呢!
- 推荐作品:
- 子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史记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北齐书
- 陈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五代新说
- 东观奏记
- 英雄记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史评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吕氏春秋
- 清代名人轶事
- 池北偶谈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雍正剑侠图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小五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老子
- 黄庭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日知录
- 郁离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