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一、本纪
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
二、表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三、书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方面内容。
四、世家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五、列传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记述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国历史。据了解,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确凿无疑。
今本《史记》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 推荐作品:
- 子
- 诗经
- 周礼
- 公羊传
- 易经
- 大学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徐霞客游记
- 都城纪胜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孔子家语
- 兵家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法家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茶经
- 杂家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颜氏家训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宣室志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何典
- 荡寇志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开辟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知言
- 僧宝传
- 抱朴子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