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桧风·匪风
【原文】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注释】
大风刮得呼呼响,大车急驰尘飞扬。一条大道抬眼望,令我心中真悲伤。
大风刮起直打旋,大车飞驰如掣电。一条大道抬眼望,令我心中真凄惨。
哪位将要煮鱼尝?请借锅子多帮忙。哪位将要回西方?请带好信到家乡。
【译文】
①匪:通“彼”。发:犹“发发”,风吹声。
②偈(jié):疾驰貌。
③周道:大道。
④怛(dá):痛苦,悲伤。
⑤嘌(piào):轻快貌。
⑥吊:悲伤。
⑦亨:通“烹”。
⑧溉:旧说释洗。闻一多《风诗类钞》则以为溉通“摡”,“摡同乞,给予也”。釜:锅子。鬵(xín):大锅。
【赏析】
诗人家住西方,而远游东土,久滞不归,因作是诗以寄思乡之情。《毛诗序》以为桧邦“国小政乱,忧及祸难,而思周道焉”,郑笺曰:“周道,周之政令也。”孔疏曰:“上二章言周道之灭,念之而怛伤;下章思得贤人辅周兴道:皆是思周道之事。”朱熹《诗集传》云:“周室衰微,贤人忧叹而作此诗。言常时风发而车偈,则中心怛然。今非风发也,非车偈也,特顾瞻周道而思王室之陵迟,故中心为之怛然耳。”其说皆不足为训。
前两章字句略同,意思重复,写法也一样。前两句写所见之景,后两句直抒胸中忧思。诗人滞留东土,伫立大道旁,见车马急驰而过,触动思归之情。他的心也随急驰的车辆飞向西方,但是,车过之后,留下一条空荡荡的大道和他孤身一人,车去而人竟未去。风、车之急速,他人之已归去,与自己之滞留不得归,动与不动,形成多层对比。“顾瞻周道”,描绘诗人徬徨无奈情状如在目前。这时诗人再也按捺不住满腔的忧伤,终于喷发出强烈的心声:“中心怛兮”,“中心吊兮”。其声如急管繁弦,反映诗人思归的急切心态。
第三章句法忽变,陡然一转,以“谁能”二句起兴,兴中有比,是在无可奈何的境地中发出的求援呼声,“谁将”二句,写诗人既不得归,只好托西归者捎信回家,是不得已而求其次。但这次着也未必能实现,“谁能”、“谁将”均是疑问希冀之词,还没有着落。诗人不说自己如何思乡殷切,羁旅愁苦,反以“好音”以慰亲友,情感至为深厚。陈震《读诗识小录》评曰:“意在笔先,神怆言外。”诚然。
- 推荐作品:
- 孝经
- 尔雅
- 谷梁传
- 宋史
- 清史稿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奉天录
- 别史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蛮书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围炉夜话
- 帝范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园冶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齐东野语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古今谭概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刘公案
- 河东记
- 北史演义
- 无量寿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老子想尔注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长生殿
- 两汉
- 隋代
- 元代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