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卷下·黍米〈寒〉
(一)患鳖瘕者,以新熟赤黍米,淘取泔汁,生服一升,不过三两度愈。〔嘉〕
(二)谨按∶性寒,有少毒。不堪久服,昏五脏,令人好睡。仙家重此。作酒最胜余米。
(三)又,烧为灰,和油涂杖疮,不作KT ,止痛。〔嘉〕
(四)不得与小儿食之,令儿不能行。若与小猫、犬食之,其脚便 曲,行不正。缓人筋骨,绝血脉。〔心·嘉〕
(五)合葵菜食之,成痼疾。于黍米中藏干脯通。《食禁》云∶牛肉不得和黍米、白酒食之,必生寸白虫。〔证〕
(六)黍之茎穗∶人家用作提拂,以将扫地。食苦瓠毒,煮汁饮之即止。〔证〕
(七)又,破提扫煮取汁,浴之去浮肿。〔证〕
(八)又,和小豆煮汁,服之下小便。〔证〕
- 推荐作品:
- 左传
- 孝经
- 中庸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周书
- 金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别史
- 传记
- 明儒学案
- 载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乾坤大略
- 何博士备论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天工开物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神峰通考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警世通言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花月痕
- 女仙外史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幻中游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知言
- 道家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