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卷下·粳米〈平〉
(一)主益气,止烦(止)泄。其赤则粒大而香,不禁水停。其黄绿即实中。〔嘉〕
(二)又,水渍有味,益人。都大新熟者,动气。经再年者,亦发病。江南贮仓人皆多收火稻。其火稻宜人,温中益气,补下元。烧之去芒。春舂米食之,即不发病耳。〔嘉〕
(三)仓粳米∶炊作干饭食之,止痢。又补中益气,坚筋骨,通血脉,起阳道。〔嘉·证〕
(四)北人炊之于瓮中,水浸令酸,食之暖五脏六腑之气。〔嘉·证〕
(五)久陈者,蒸作饭,和醋封毒肿,立瘥。〔嘉〕
(又,毒肿恶疮∶久陈者,蒸作饭,和酢封肿上,立瘥。)〔证〕
(六)又,研服之,去卒心痛。〔嘉〕
(七)白粳米汁∶主心痛,止渴,断热毒痢。〔嘉〕
(八)若常食干饭,令人热中,唇口干。不可和苍耳食之,令人卒心痛,即急烧仓米灰,和蜜浆服之,不尔即死。不可与马肉同食之,发痼疾。〔嘉〕
(九)淮泗之间米多。京都、襄州土粳米亦香、坚实。又,诸处虽多,但充饥而已。〔证〕
(十)性寒。拥诸经胳气,使人四肢不收,昏昏饶睡。发风动气,不可多食。〔心 〕
- 推荐作品:
- 周礼
- 孟子
- 易传
- 史记
- 汉书
- 新五代史
- 北齐书
- 辽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英雄记
- 都城纪胜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中论
- 兵家
- 将苑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颜氏家训
- 南越笔记
- 小说家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绣云阁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春秋配
- 隋唐两朝志传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列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词源
- 词曲
- 桃花扇
- 诗词
- 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