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价
优点
《十六国春秋》突破既往传统,将各国国书改名为录,各国主纪改名为传,不附正朔,自相君长,记录各国史事时,系以各自之年号。各国国主之事迹,则按正史本纪之体例,不采用汉民族之贵中华而贱夷狄观念。又有序例、表、赞,体例完备。
《十六国春秋》历史地位很高,后来的魏收编写《魏书》,唐朝时编修《晋书》,都将此书作为重要参考资料。不过到北宋时已经残缺得只剩二十多卷。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时曾引用过,但已非全貌。
缺点
《十六国春秋》最大缺点是记时有误、人物混淆,多有违谬,如天兴二年,姚兴改号鸿始,而鸿以为改在元年;明元永兴二年,慕容超禽于广固,鸿又以为在元年;太常二年,姚泓败于长安,而鸿亦以为灭在元年。如此之失,多不考正。
个人点评
刘知几评价,考核众家,辨其异同,除烦补阙,错综纲纪,易其国书曰录,主纪曰传,都谓之《十六国春秋》,……由是伪史宣布,大行于时。唐初修《晋书》大量采录《十六国春秋》的本文。
赵翼称唐修《晋书·载记》,尤简而不陋,详而不芜,视《十六国春秋》不可同日语也。
- 推荐作品:
- 诗经
- 尚书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晋书
- 隋书
- 元史
- 魏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食疗本草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唐传奇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常言道
- 何典
- 绣云阁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老残游记续集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宝传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牡丹亭
- 长生殿
- 先秦
-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