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系统
中文版本
《水浒传》的版本,有所谓繁本和简本之分。一般认为有李卓吾《忠义水浒传序》的一百回本可能是《水浒传》的祖本,特别是明嘉靖年间的百回本,在艺术上有了较多的加工,这就是所谓繁本。后来万历年间,有人又在征方腊、平西辽之间增加了征田虎、征王庆的故事,情节增加而文字压缩,遂成所谓简本。天启、崇祯间杨定见的百二十回本,除增饰征田虎、王庆故事外,其余部分主要根据嘉靖本,这就是现在流行的《水浒全传》,属于繁本。据说还有一种一百一十五回、,一百一十四回的本子,只存故事,所谓游词闲韵一概删削,当然是简本,流传极少。当前市面上出售的《水浒传》,印刷单位很多,版式装帧也不同,但都是繁本,一百回的题名《水浒传》,一百二十回的题名《水浒全传》。
《水浒传》版本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清初人金圣叹作序的七十回本。本来金圣叹是腰斩《水浒传》,从一百回本中取前七十回,到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为止,删去诗词韵语,加上自己评语,结尾添上卢俊义的噩梦,以一百单八将被一网打尽结束。
外国译本
《水浒传》曾经被翻译成英、法、德、意大利、俄、匈牙利、捷克、波兰、朝鲜、越南、日本及拉丁文等多种文字,受到了外国读者的喜爱。不过,《水浒传》在各国的译名是不同的。
美国在1933年翻译的《水浒传》,是最好的《水浒传》译本,但它的译名却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个译本是由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布克夫人,她的中国名字叫赛珍珠。
意大利把《水浒传》的译名弄成《佛牙记》,翻译的是其中花和尚鲁智深的故事。后来,德国人又把《佛牙记》翻译成了德文,译名成了《鲁达上山始末记》。
德国还翻译了《水浒传》中杨雄和潘巧云的故事,译名是《圣洁的寺院》。而《水浒传》中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故事,德国人则译成了《卖炊饼武大的不忠实妇人的故事》。
德国人还翻译了《水浒传》中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译名有两个:《黄泥冈的袭击》《强盗们设置的圈套》。英国翻译了《水浒传》中林冲的故事,译名是《一个英雄的故事》。
七十回《水浒传》最早的译本是德国和法国翻译的,德国的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国的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而传说中最蛊惑人心的译名,则是《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 推荐作品:
- 左传
- 礼记
- 孝经
- 易经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松漠纪闻
- 平宋录
- 传记
- 载记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史通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潜夫论
- 武经总要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九章算术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狄公案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唐摭言
- 声律启蒙
- 心经
- 黄帝四经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词曲
- 先秦
- 宋代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