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秋江带雨
作者:史达祖 年代:宋代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译文
秋日江流挟带着秋雨,寒冷的沙滩萦绕着水湾,迷独自一人登上画阁俯瞰。令人感到愁痛孤独。烟雨迷漾,披蓑撒网的声响,惊动了迷的诗兴,却又被飞去的乱鸥,搅得迷佳句难续。冷眼尽望,汇入一幅图画之中,隔岸相望,对岸心隐约如云的房屋。迷猜想它多半是渔市樵村,在黄昏暮色里竞相燃起了枯竹,升起袅袅炊烟。
自信迷风流尚未衰老,就靠持杯饮酒,抚慰迷触目惊心的悲凉凄苦。从南陌一声鞭响,经过了几座津渡,幸亏赖心歌女开怀,使迷眉展心舒。仅向远方匆匆眺望,已觉得忧愁挂上高树。迷实在难以忍受故人远隔天边的事实,望断江淮的群山,不仅看不见她,就连一只传信的大雁也杳无踪迹。
注释
瞰(kàn):俯视。
烟蓑:捕鱼人。烟雨迷茫中身披蓑岩,指渔父。
散响:指渔父撒网入水发出的响声。
乱鸥:群鸥乱飞。
隔岸:对岸。
云屋:苍黑若云之状。
欲暮:柳宗元《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营,晓汲清湘然楚竹。”然,同“燃”。
然竹:烧竹。然,同“燃”。柳宗元《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然楚竹。”
凭持尊酒:凭此酒杯饮酒。
歌眉:指歌歌女之眉。
舒绿:舒展愁眉,古人以黛绿画眉,绿即指眉。
乔乡:此处指故乡。
淮山:指扬州附近之山。
无雁足:古代传说,雁足可以传书,无雁足即谓无书信。
本词写作者观秋景而感怀,思念故人的苦愁之情。上片写“画阁愁独”,秋江、寒沙、隔岸、云屋,皆为远景,令人郁塞的胸怀顿开;“烟蓑”、“乱鸥”远俗之物,“渔市”、“樵村”,遁世之处,故有下片“须信”六句,词人何等放达,但自“只匆匆”二句起,文情逆转,却自然、通脱。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公羊传
- 中庸
- 白虎通义
- 史记
- 宋史
- 元史
- 周书
- 辽史
- 陈书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松漠纪闻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通典
- 儒家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练兵实纪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医学源流论
- 九章算术
- 艺舟双楫
- 鬼谷子
- 格言联璧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河东记
- 林公案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知言
- 道家
- 抱朴子
- 太玄经
- 文子
- 亢仓子
- 别集
- 郁离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历史故事
- 金朝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