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影·落日斜
作者:吕岩 年代:宋代
落日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译文
太阳已经西斜,眼见就要下山了,秋风一阵阵袭来,觉得更冷寂了。等了这么长时间,老朋友怎么还不来呢?到底来不来啊?等了很久了,夜幕已降临,月华满地了。又不知过了多久,梧桐影子也萧疏了,连月影都没有了。
注释
梧桐影:词牌名。
“落日”:一作“明月”。
“秋风”:一作“西风”。
“今夜故人”:一作“幽人今夜”。
“落日斜,秋风冷。”首先烘托出词中主人公所处的特定环境:落日馀晖,秋风送寒。只有六个字,却字字珠玑。尤其着一“冷”字,不仅点染出秋天黄昏的冷寂,而且衬托出词人思念友人的凄切感情,更为下文“今夜”蓄势,巧妙地伏下一笔。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从全文分析,词人与友人早已相约在先,而且从“落日斜”时,兴冲冲地等待友人到来,一直等到“立尽梧桐影”,等待的时间久了,黄昏而入夜,而月上东楼。“梧桐影”显然是明月所照映。“影子”尽了,意味着月亮落了,天也快亮了。等待友人欢会共语,久久不见到来,自然等急了,个中不无抱怨情绪。“今夜故人来不来?”是自问,还是问人,抑或问天地星月?是啊,词人殷切地等待友人,从“落日斜,秋风冷”,如今已是夜深人静,银河星稀,明月西落,不只见出等待之久,更见出那焦急烦怨中的思念之深、盼望之切。这是一种特定环境中特有的人物的特殊感情。如果说这一问是抒情主人公脱口而出、所未经意,那么末句“立尽梧桐影”则意蕴极深,“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寥寥五字,字字传神,处处含情,说明等待友人的确时间很长很长了。词人借一“影”字,写出了月华满地,不能勾起思念友人的深情;对月孤影,不能不触动孤独寂冷的感受;梧桐萧疏,月影已尽,不能不引起虚掷欢聚之良宵的幽怨而又切盼的思念之情。
全词二十个字,“落日”、“秋风”、“梧桐影”,词人极善于借助外物环境来烘托人物内心的情思,达到境与情谐、景与情通的至境。这种渲染烘托、借景抒情的手法,在晚唐五代词中堪称上乘。吕岩的词,正如传说中他的神仙踪迹,飘忽无定,不可捉摸。北宋柳永《倾杯》词中“愁绪终难整,又是立尽梧桐碎影”,即袭此词之意。
此词为唐五代道士吕洞宾的作品。词作者,是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八、《词林纪事》卷一引《竹坡诗话》均言系于京师大梁景德寺峨嵋院僧房间题壁词,词句略有差异。从全词所写秋景和所抒幽情看,显然是吕岩早期的作品。
字洞宾,一名岩客。
唐礼部侍郎吕渭之孙。
河中府永乐(今陕西米脂西)人。
一说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人。
咸通中,举进士不第。
游长安,值黄巢起义,携家隐终南。
存词三十首,见《全唐诗?附词》。
但多为乩师道士伪托。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论语
- 易经
- 白虎通义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编年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庐山记
- 通典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吕氏春秋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游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幽明录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心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桃花扇
- 南北朝
- 宋代
- 元代
- 明代